脱碘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5-24  44

碘是非极性的分子,而水则是极性分子,二者很难相容。乙醇也就是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它显弱极性,所以碘很容易溶于乙醇,另外我们通常说的相似相容原理并不是一条定律,它只是一条经验规律,但对绝大部分物质都适用

脱碘的意思就是使碘转化成对皮肤无害的化学成分,不会影响消毒效果。

用碘酒消毒完皮肤之后,都可以用酒精给予表面的擦拭,酒精里面的乙醇与碘离子是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的,从而就能够去除皮肤表面的碘酒,防止皮肤的化学烧伤。

碘具有杀菌力强,能杀死芽胞、真菌、原虫、病毒等作用。主要与细菌蛋白质结合,并使酶蛋白氧化而失活。故其对粘膜及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通常用2%碘酊用于一般皮肤消毒或皮肤感染;3.5%~5%用于手术野皮肤消毒,碘可融于酒精稍干后再用酒精脱碘,防止碘刺激皮肤引起发泡及脱皮,甚至引起皮炎,碘过敏者,可引起全身的皮疹反应.

碘酊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因此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扩展资料:

碘酊的浓度一般随药物或药材的性质而异,除另有规定外,含剧毒药的碘酊,每100毫升相当于原药物或药材的10克,其他碘酊每100毫升相当于药物或药材20克,含有剧毒药品碘酊的有效成分,应根据半成品的含量或效价加以调整,使符合各该碘酊的规定。碘酊久置发生沉淀时,可测定乙醇含量或滤除沉淀再调至规定标准后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0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