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奶粉的时候出现沉淀和结块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宝宝妈妈2023-05-24  41

奶粉冲泡后是否有结块和奶粉质量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的是和冲调方法、奶粉配料差异、生产工艺等有关,所以从奶粉溶解度来判读它是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奶粉冲调为什么会出现结块?

这是因为奶粉在冲调过程中,多种原因下没能让粉质颗粒充分与水接触,导致奶粉无法分散的水中,奶粉结块外部是湿润的,包裹住里面的奶粉无法让水进入里面,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外湿内干的结块。

哪些行为会让奶粉溶解度降低出现结块?又该如何处理呢?

原因一:水温不合适

不同品牌的奶粉所需要冲调的水温也是不同的,如果水温过低会影响奶粉分散性,出现结块等;如果水温过高又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同样导致溶解性下降。

解决方式:奶粉外包装上都有相应的最佳冲调温度,宝妈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他们给的温度冲调奶粉。因为用手测试水温误差较大,最好用水温计来测量温度。

原因二:添加顺序错误

不少宝妈会先加奶粉再加水,这种冲调顺序是错误的,不仅容易造成量取比例错误,还易造成奶粉无法完全分散,出现结块。

解决方式:正确顺序是先加水再加奶粉,这样水和奶粉的比例才能相对精确,避免出现奶粉过浓或过稀的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结块的产生。

原因三:奶粉保存不当受潮

有些宝妈习惯把奶粉放冰箱保存,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冰箱具有密闭、低温、潮湿的特点,加上冰箱内外温差大,奶粉放进去很容易受潮、结块,冲也冲不开。

解决方式:奶粉正常情况下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保存,每次量取时都要注意擦干手上的水分,以免水珠进入奶粉内引发受潮。如果是需要带宝宝外出,卫生条件无法保证,最好自备几个奶粉盒,方便又卫生。

1、奶粉受潮容易打坨结块。受潮的奶粉,由于受潮程度不一,结块的硬度也不一样,会导致奶粉中营养素的流失变性,这种情况下不建议食用,毕竟宝宝对营养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2、水温过高会使奶粉结块。水温会影响奶粉溶解过程中的分散和沉降速度,过低分散性不好,过高蛋白质变性了增加了不溶解成分,导致溶解性下降。

扩展资料

冲奶粉的正确方法:

1、浓度适宜

一定要按照奶粉包装上的建议比例冲调奶粉,不要擅自增加或降低奶粉浓度。。奶液过稀营养素和能量太低,长期食用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而奶粉冲调太浓,会加重孩子肾脏负担,增加患肾结石、肠坏死的风险。

2、水温适中

多数奶粉的冲调水温都建议低于70℃,普遍为40℃~55℃之间,甚至更低,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保护奶粉中各营养物质的活性。

3、正确顺序

正确的冲调步骤是先加水调整水温,再根据孩子的奶量和奶瓶刻度正确调整水量,最后按照奶粉罐上的指示加入适量奶粉,水平搓动旋转奶瓶,使奶粉溶解。

4、不能再次煮沸

再煮沸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建议奶粉冲调后应在1小时内喝完,冷藏条件下最多保存2小时。

5、白开水冲调

普通自来水煮沸后,放凉再用来冲调奶粉即可,方便快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冲调奶粉注意五点

可能是因为没有完全冲开。

奶粉冲开后一般是不会有沉淀物的,如果奶粉没有完全冲开,可能由于结块引起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奶粉没有完全冲开可能是水温不够,也有可能因为是搅拌不均匀。

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泡奶粉,喝完后杯子干干净净就像没用过那是最好的,如果底下是一驼奶粉而其它地方都是干净的,那就是奶粉冲调方法不对,如果是一粒一粒的白色沉淀物或是杯子周围像是泡了糊一样的糊糊,那就证明是奶粉的质量不太好,可以考虑换牌子。

扩展资料:

奶粉冲泡注意事项

1、注意清洁。冲泡奶粉前务必洗手,因为宝宝的体质较弱,最好避免一些污染。

2、器具必须一一拆开成小部件,在沸水中加热,进行充分地清洗和消毒。

3、奶粉的量要正确。奶粉都配有很小的量勺,用小勺多次少取能够保证不过量添加。

4、保证新鲜。每次冲泡奶粉都是冲完就喝完,绝对不要为了贪图方便给宝宝喝余奶,当天的也不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0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