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宝宝妈妈2023-05-24  50

偶发室性早搏非常常见,很多人检查出偶发室性早搏都会感到紧张,认为得了心脏病 正常心脏跳动很规律,当心跳突然提前时,被称为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早搏是由于心脏某部分过度兴奋引起,分为房性、室性、结性早搏,室性早搏就是心室内有较高兴奋点引起的早搏。按早搏发生频率,每分钟不足6次的,就是偶发室性早搏了,又叫功能性早搏,良性早搏。 消化不良、便秘, 失眠、植物神经紊乱等都有可能引起偶发室性早搏。 偶发室性早搏多数患者无明显感觉,可偶尔感觉到心脏不适。如到医院检查找不到心脏病证据,偶发室性早搏是不需要治疗的,对健康也没有太大影响。

早搏属于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主动的异位心搏。正常人可由于劳累、激动、饮酒、饱食等因素出现,也可发生在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以及甲亢等心内、心外病情基础上。

1 早搏后果的严重与否,和早搏的种类、发作频率、是否伴发基础 病变都存在关联,需要通过全面检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每分钟早搏出现超过6次即为频发,频发房早搏可能影响正常血供,伴发器质心脏病等基础病变则往往较为危险。

2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早搏的危险程度与症状明显与否并不直接相关,即使患者未出现心慌、胸闷、头昏、恶心等症状,也不可掉以轻心。

3 发现频发早搏,最好及时就诊,完善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查找是否存在器质心脏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通常而言,生理心脏早搏如果偶然发作的,一般不会引起很大的危险,可以定期复查,无需特殊处理。

4 病理因素引起的心脏早搏可能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增加心肌缺血、心衰的发生风险,甚至由于室颤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需要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

5 如果相关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多没有大碍,存在频发房早搏者无需太过担忧,注意消除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少早搏的出现。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戒除烟酒。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6 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由此可见,不同患者由于病情的差异,发生频发房早搏后果也有区别,早搏的质、是否频发、是否伴有器质心脏病等因素常常用于评价其危险程度。

所以,对于偶发或体检中偶然发现的早搏不必过于恐慌,而对于过山车这类可引起明显紧张兴奋的游戏,如果是已经明确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或有频发早搏的也是不建议尝试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9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