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滋木涵水的名词解释

宝宝妈妈2023-05-23  68

滋水涵木,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因此滋水涵木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方如杞菊地黄丸。

中医医疗术语有“滋水涵木”,按中医的五行学说,属水的器官是肾,属木的器官是肝,“滋水涵木”是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一种治疗方法,指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从而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水为涵火之体”也应是中医术语。涵是涵敛之意。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水为涵火之体”应指肾是涵敛心火的本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9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