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前腿站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宝宝妈妈2023-05-22  32

1、导致牛站不起来的因数有很多,不一定是得病了,如:骨折、缺钙、蹄病(如腐蹄,蹄炎)、酸中毒或食物中毒、运动神经损伤、母牛爬行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牛站不起来,要根据不同原因去制定具体解决方案;2、如果单单是母牛站不起来的话,很可能是得了“母牛爬行综合征”,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母牛爬行综合征。本病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以不明原因而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为主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具体解决方案如下:防治措施治疗步骤:①、应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300一800m1, 1次静脉注射。若病牛症状明显改善时,可隔8-12小时后再注射1次。必要时结合乳房送风疗法。②、用钙制剂治疗无效的病牛,可改用牛蹄清治疗。牛蹄清按照0.1ml/kg,每日1次,连用2天,肌肉注射。对神经、肌肉、韧带和骨骼等继发性外科损伤和各种并发症,应酌情采取对症治疗。若有条件最好将病牛吊起,强迫站立,周身喷洒酒精后用草把按摩。预防措施步骤:③、在干乳期供给奶牛的能量和蛋白应当限制在相当产奶5千克的水平,要饲喂低钙日粮,尤其是产前最后两周。产前减少钙的摄入量可使奶牛适应缺钙的状况,以便开始泌乳后突然需要大量钙时,奶牛机体可以迅速作出调整。④、对妊娠母牛从分娩前1~2周起,将其饲养在宽敞的产房待产,绝对不要拴系在拥挤的牛舍内。

母牛睡倒站不起来综合症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以不明原因而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为主征的临床综合症。

病因:

(1)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以及低镁血症等继发性疾病。

(2)对蛋白需求量过多的妊娠母牛,在分娩前未给予足够的补饲。

(3)瘤胃内异常发酵过程产生的有毒物质,以分娩为契机造成毒物中毒。

症状:

病牛后躯肌肉麻痹、松弛和乏力等,致使站立困难甚至站不起来。精神机敏,食欲正常,瘤胃机能正常。心跳次数增多,脉细而弱,心率不齐。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建立病性诊断。通过应用钙制剂治疗后反应,对非典型乳热和母牛睡倒站不起来进行区别诊断。

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及病性等尚不十分清楚,治疗原则只能实行对症疗法。即针对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等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对并发症进行治疗。首先,应用25%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注射。若病牛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隔8-12h后再用药1次。必要时结合乳房送风疗法(限于无乳房炎病牛),疗效较为明显。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病牛(即母牛睡倒站不起来型),可改用磷制剂、镁制剂等治疗,如磷制剂可用15%磷酸二氢钠注射液200ml,加复方生理盐水1000ml,缓慢静脉注射;钾制剂可用5%氯化钾注射液10-20ml/kg体重,加注5%葡萄糖注射液200Om1,缓慢静脉注射;镁制剂可用20%-25%硫酸镁注射液100-200ml静脉注射。对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继发性外科损伤或各种并发症,应酌情采取各自地相应对症疗法。对病牛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护理,如饲养于宽敞场地或牛舍,床面垫敷大量锯末、沙士或褥草,以防滑倒以及卧地发生褥疮,对侧卧病牛还要每天定时翻转卧位或按摩全身以促使血液循环,杜绝褥疮发生。若有条件最好人为将病牛吊起,强迫站立,周身喷洒酒精后用草把按摩。对腰、臀部还可用针灸疗法,有的奏效。对球节呈突球状屈曲姿势的病牛,可应用绷带整复固定。其它以强心、利尿以及促使肝脏解毒功能等为目的,可进行营养性药物治疗。

预防:

预防本病发生时,可参照产后瘫痪的预防措施。在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母牛分娩前1-2周起,将其饲养在宽敞产房待产,绝对不要栓系牛舍内饲养待产。从分娩前2-8天开始,肌肉注射维生素D3制剂1000IU,有明显减少本病发生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9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