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中风用什么药?

宝宝妈妈2023-05-21  37

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在急性期的时候患者都可以吃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保护血管内皮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脑梗死,在急性期的时候可以选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口服,比如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类的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如果是脑出血疾病,患者在急性期的时候主要是控制血压,如果患者血压高要口服长效的降压药物,比如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使血压控制在达标的范畴,防止患者继续出血。其他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脑出血的时候可以给予患者使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静点甘露醇、甘油果糖。如果出血量比较大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时候,要给予患者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

近期最受瞩目的进展就是「机械式取栓」技术,目前此类使用导管进行的相关技术统称为「血管内治疗」(EVT)。

脑中风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关键,是造成死亡与失能的主要因素。2017年卫生福利部的统计数据中,虽然排名略降,「脑血管疾病」仍高居台湾人10大死因之第4名。中风防治有赖早期发现与及早就医,因此台南市卫生局也推出台语发音的「嘴歪臭奶呆、走路脚歪歪」这句口诀,帮助民众快速记忆与方便判断中风发生的可能主要症状。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需在3 个小时内施打血栓溶解剂

安南医院脑神经外科张哲肇医师指出,「脑血管疾病」的病人除部份为自发性脑出血外,仍以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为主要病因。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在急性期治疗上,虽有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机会改善预后,但此一治疗方式可应用的时间极为紧迫,仅能在发作后的3个小时内施打。

血栓溶解剂有风险 这些状况无法施打

不过,病人到达医院时,常常已逼近施打的时限,因此各急救责任医院无不为了抢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而设立许多紧急流程。但即使是在时限内,施打血栓溶解剂仍有必须要考虑的风险与禁忌症,并非所有病人在时效内即可施打,例如曾有过出血性脑中风的病史者、近3个月内接受过开颅或脊椎手术者、近3个月内有另一次缺血性脑中风者,或是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皆属于无法接受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的病人族群。

机械式取栓技术 治疗时间延长16-24 小时

为增加可治疗的病人族群,改善中风病人的预后,许多临床试验不停的进行着。近期最受瞩目的进展就是「机械式取栓」技术,目前此类使用导管进行的相关技术统称为「血管内治疗」。

张哲肇医师说明,在国外临床试验中亦进展到了部份病人可接受治疗的时间延长到16至24小时,也增加了许多发作时间超过6小时,如睡眠中发生中风病人,可以接受治疗的机会。目前此一部份虽未有健保给付,但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仍有改善预后与减低病情恶化的机会。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44914 关键字:脑中风, 脑血管疾病, 安南医院, 脑神经外科, 张哲肇, 血管内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9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