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宝宝妈妈2023-05-21  61

 天下大事必从于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能量”的凝聚,要从每天对待患者的态度、工作细节入手从医务人员的潜在的心理需求出发,强化道德养成,注重道德践行,让其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医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新时期医务工作者形象。”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道德坚守,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确保医疗安全为导向,以尊重患者为基础,以医患沟通为手段,以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约束自身的从医行为,通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三好一满意”“医疗服务温馨活动”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一,定力作用。

价值观具有定力作用,它决定着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第二,推动作用。

价值观的树立可以推动自己的长远发展。

第三,提升作用。

如果把人按精神状况来分,有两种类别:一种叫做幸福的人、快乐的人;一种叫做痛苦的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8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