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还可联合PPI和铋剂进行根除Hp治疗,可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保护胃黏膜常用药有铋剂和抗酸剂。铋剂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这类药可在酸性溶液中呈胶体状,覆于溃疡表面,从而阻隔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损害,但肾功能不良者应忌用。而抗酸剂可直接中和胃酸,且起效快,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常用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铝碳酸镁等。
治疗Hp目前倡导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PPI+2种抗生素和1种铋剂,疗程10~14天。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可酌情选择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适当休息,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进食规律、戒烟、戒酒及少饮浓茶、浓咖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或者遵循医嘱餐后用药等。胃溃疡治愈率较高,但老年人可能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并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中成药很多,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参考文献:三九健康网
胃疼,常出现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是胃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时间常不同。当胃收缩过于亢进或进食过多时,可在上腹部(心窝部)出现紧张性或压迫性疼痛的感觉;胃下垂或胃扩张时,由于收缩减弱或者消失,可出现沉重或膨胀的感觉;慢性胃炎常常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胀闷或者疼痛;溃疡病时胃痛则表现为周期性的饥饿痛或夜间痛;溃疡穿孔的疼痛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刀割样剧痛。治疗胃痛三法
受寒胃痛,可将粗食盐1公斤炒熟,用布包成2包,反复轮换热敷寒处,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粮食酒500克,小黄连子(又名土五味子)100克,工糖适量,泡成药酒,每日饮服,治疗胃病有效。
急性胃肠炎发作呕吐、腹泻时,厅饮食中适量增加一些盐分,有利于调节休液,保护肠胃器官
大部分胃痛用西药可以缓解症状,抗酸剂:甲氰咪胍0.2g,每日三次。或雷尼替丁150g,每日两次。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两次,口服。
3:胃动力药:马叮啉片每次10mg,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4:抗幽门螺旋菌药物:得乐胶囊,或得乐颗粒。
5:保护胃粘膜药:麦滋林-S
0.67g,每日三次。或乐得胃、胃速乐每次2片,每天三次。
少数顽固的可以用中药来治疗。要注意的是及时正确的诊断,排除恶性病变诊断治疗的延误。
单
验
方
1,乌贼骨,贝母等份研细末,每次服3克,适用于胃痛泛酸明显者。
2,香附6克,高良姜3克,水煎服,适用于胃痛寒凝证和气滞证。
3,青木香研细末,每服3克,适用于胃痛气滞证。
4,三七粉3克,白芨粉4.5克,大黄粉1.5克,混合每服3克,适用于胃痛淤血证,呕血黑便者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以上的方法还不行的话,就尽早去医院做诊疗,不要延误病情,有些病看似不要紧,但千万别拖,早治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