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分类有哪些呢?

宝宝妈妈2023-05-15  29

饮料分类:

1、果蔬汁(浆)

以水果或蔬菜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机械方法、水浸提等)制成的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液、浆液制品;或在浓缩果蔬汁(浆)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复原制成的汁液、浆液制品,如原榨果汁(非复原果汁)、果汁(复原果汁)、蔬菜汁、果浆/蔬菜浆、复合果蔬汁(浆)等。

2、蛋白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或其他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

3、植物饮料

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如可可饮料、谷物类饮料、草本(本草)饮料、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其他植物饮料,不包括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茶(类)饮料和咖啡(类)饮料。

4、茶(类)饮料

以茶叶或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包括速溶茶粉、研磨茶粉)或直接以茶的鲜叶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如原茶汁(茶汤)/纯茶饮料、茶浓缩液、茶饮料、果汁茶饮料、奶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其他茶饮料等。

5、咖啡(类)饮料

以咖啡豆和(或)咖啡制品(研磨咖啡粉、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等)为原料,添加糖(食糖、淀粉糖)、乳和(或)乳制品、植脂末等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如浓咖啡饮料、咖啡饮料、低咖啡因咖啡饮料、低咖啡因浓咖啡饮料等。

饮料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成:

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饮用水、茶饮料、咖啡饮料、固体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酿造酒、蒸馏酒等等这些。

1、碳酸饮料(含气饮料)

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含  : 碳酸水  、 柠檬酸等酸性物质 、 白砂糖  、 香料  , 有一些带有咖啡因  , 人工色素等。除糖类能给人体内补充能量外,充气 的“碳酸饮料 ”中几乎没有 营养元素 。通常 的有:可乐,雪碧,汽水,盐汽水等。过多食用对人体有害 。

2、果蔬汁饮料

就是未加入其他外来物质,直接以新鲜或冷藏蔬菜水果为原料,通过清洗、挑选后,选用物理的方式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式获得蔬菜水果液汁,随后以蔬果汁为原科,放水、糖、酸或香料调配成为蔬果汁饮料。

3、蛋白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按蛋白质的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动物蛋白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动物蛋白饮料中的动物蛋白主要是乳及乳制品,或其他动物蛋白,以这些动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再加入相应的添加剂配成。植物蛋白饮料是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籽仁,如大豆、绿豆、花生仁、芝麻、杏仁、核桃仁、葵花籽仁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甜味剂、稳定剂、香味剂、风味剂、色素酸味剂等制成。

4、茶饮料

用水浸泡 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生产工艺制作而成的茶水或在茶水中添加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 、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配制加工而成。茶饮料具备茶叶的独特风味,带有天然茶多酚 、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5、咖啡饮料

以咖啡豆的萃取液、浓缩液为主要的原料加工而成。具备特殊的香气和滋味(括苦味 、酸味 和鲜爽感);带有强度兴奋作用的咖啡因 。咖啡饮料的主要的原料是咖啡豆及咖啡粉,因此在原料的取得上必须完全仰赖进口。

6.风味饮料

就是指以食用香精、食糖和甜味剂、酸味剂等做为调节风味的主要的手段经加工制作而成的饮料。 风味饮品跟其它饮料品类最大的不同便是浓度。

7.酒类饮料

含酒精的饮料产品。

1,果蔬汁饮料

果蔬汁是指未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直接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也有一些采用广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以果蔬汁为基料,加水、糖、酸或香料调配而成的汁称为果蔬汁饮料。

2,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

3,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据有关资料对功能性饮料的分类,认为广义的功能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

4,茶饮料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5,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制品。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

扩展资料:

喝饮料“上瘾”的7大危害:

1、伤害肾脏 增加患肾结石风险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排泄器官,人体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绝大多数是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的。饮料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进入人体,会造成对肾脏的伤害,也会增加患上肾结石的风险。

2、伤害肠胃 易引起腹胀腹泻

喝下大量饮料之后,胃肠道血管遇冷就会立即收缩,使肠胃血流量变得更少,从而造成肠胃功能失调,甚至会引发胃痉挛、胃炎、胃痛等病症。此外还很容易引起腹胀、腹泻。

3、伤害牙齿 长期饮用会腐蚀牙齿

饮料中含有的各种添加剂、增味剂以及有机酸等,对人的牙齿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会损害牙齿表面的保护层牙釉质,进而出现酸疼等症状,还会引发牙髓疾病。

牙科医生指出,少量饮用碳酸饮料没有问题,然而,长期饮用容易造成对牙齿的腐蚀。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碳酸会与牙釉质产生反应,导致牙釉质脱钙,牙齿的矿物质被溶解,牙面变薄,表面变脆弱、碎落,继而出现牙体缺损,牙龈暴露。

一旦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齿会产生严重的酸痛感。医学称之为“牙齿酸蚀症”。因而,要尽量减少饮用碳酸饮料,或者改用吸管饮用,最关键的是把握好度,适度饮用,过犹不及,身体健康才是根本。

4、不利降糖 影响营养物质摄取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饮料几乎都含糖,摄入人体后会使人的血糖升高,继而使人体的中枢神经有饱腹感,可是这种由饮料代水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不吃即“饱”,长期以后,不仅影响食欲,还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

5、不能解渴 可能还会越喝越渴

饮料中除含有一部分天然果汁外,大多数掺杂的是香精、色素、防腐剂,尽管这些食品添加剂有较严格的标准,但进入人体后还需消耗体内水分帮助代谢,使人感觉越喝越渴,显然不可能有益;况且,假如喝了劣质饮料,还有可能危害健康。

6、风险更高 患糖尿病几率翻番

一项对91249名女性追踪8年的调查发现,每天喝1听以上甜饮料的人,比每个月喝1听以下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会翻番。而且,即便喝甜饮料没有增重的人,在体重指数和每日摄入能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促进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7、引起肥胖 尤其对儿童更明显

特别喜欢喝饮料的孩子,在体格发育上往往出现两极分化:要么是小胖墩,要么是很清瘦。大家都知道,吃糖多会发胖。

碳酸饮料含糖量约在10%左右,一听355毫升的碳酸饮料含糖量大约为40克,每日摄入两罐碳酸饮料,就有320千卡能量。连续三个月就多摄入28800千卡能量,相当于增加4.1公斤脂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饮料“上瘾” 7大危害快来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6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