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发生哪个季节

宝宝妈妈2023-05-13  49

乙型脑炎是自然疫源性疫病,许多动物感染后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的感染最为普遍。本病主要通过蚊的叮咬进行传播,病毒能在蚊体内繁殖,并可越冬,经卵传递,成为次年感染动物的来源。由于经蚊虫传播,因而流行与蚊虫的孳生及活动有密切关系,有明显的季节性,8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猪的发病年龄与性成熟有关,大多在6月龄左右发病,其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20%-30%),死亡率低;新疫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以后逐年减轻,最后多呈无症状的带毒猪。

猪乙型脑炎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为高发期,尤其是夏季发病率最高。由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所以一旦发生危害大,且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有猪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淘汰,因此很有必要警惕加强预防。

猪乙型脑炎治疗措施

采取以下综合措施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1、隔离治疗

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利用杂草等堆积燃烧、烟熏、驱除猪舍周围蚊虫。同时往猪体上喷洒天稻虫不咬药水,防止蚊虫叮咬。

2、中草药治疗

针对大猪,选用如下处方:大青叶30g,生石膏120g,芒硝6g,黄芩12g,栀子、丹皮、紫草各10g,鲜生地60g,黄连3g,加水煎至60~100ml,一次灌服,每天1次,连服3d。

针对小猪,则选用:生石膏、板蓝根各120g,大青叶60g,生地、连翘、紫草各30g,黄芩18g。水煎后分两次服,连服3d。

3、磺胺嘧啶钠液

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应用20%磺胺嘧啶钠液,仔猪5ml,大猪10ml,静脉注射。

4、葡萄糖和维生素C

5%葡萄糖溶液小猪200ml,大猪500ml;维生素C小猪5ml,大猪10ml,静脉注射。 

控制乙脑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对群接种乙脑弱毒进行预防。做好计划,安排免疫工作。

猪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这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平时在养猪过程中,注意猪群的营养供给要平衡,提高猪体抵抗力。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加强管理,保证猪舍不潮湿、通风良好,避免猪场内有蚊蝇等昆虫出没。

2、科学消毒。定期清理猪舍内猪粪便,勤打扫使猪舍干净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尤其是由疾病发生或由发病史的猪场格外要加强。

3、疫苗免疫。这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每年春季对猪群进行猪乙型脑炎疫苗免疫。对于已经由发病的猪舍,要及时对其它未感染的健康猪群进行免疫预防。另外,流行地区尚无注射疫苗的猪场,也应及时进行疫苗注射免疫。

猪乙型脑炎免疫注意事项

(1)首免必须在150日龄以上,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2)以间隔2~3周注射两次为佳。

(3)2周岁以内的种公猪、初产母猪产后都要免疫一次,2胎以上的母猪可不免疫。

(4)疫苗必须用专用稀释液,内含免疫增强成分,不要随意用生理盐水替代专用稀释液,并保证在稀释之后2小时内用完。

(5)疫苗要严格按照规定在低温条件运输、贮存,在2℃~8℃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在-15℃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检查,不要使用过期、失真空及接近失效期的疫苗。使用过程中应防高温、消毒剂和阳光照射。其他使用注意事项参见兽用生物制品一般注意事项。

(6)乙脑活疫苗经安全性试验证实,1头份剂量接种早期怀孕母猪,接种后虽可能出现短时(2~4天)的病毒血症,但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不能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发病,对胎儿的发育也未出现不良影响,因此,后备母猪漏免而已怀孕的,可在怀孕早期补免一次。这是一种“亡羊补牢”、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办法,在配种前做好免疫是最佳选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5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