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光容易分解,配制和应用时必须避光的药物是()

宝宝妈妈2023-05-10  33

遇光容易分解,配置和应用时必须避光的药物是:A.硝酸甘油B.肼屈嗪C.二氮嗪D.硝普钠E.哌唑嗪参考答案:D

避光药物稳定性差,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复杂的反应,光照条件下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因此避光药物要注意避光。

医院内药物的避光主要包括贮藏过程中的避光及使用过程中的避光两种。避光药物在贮藏过程中均需要遮光保存。但具体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需要避光呢?这要看具体药物的种类,有些是要求严格避光的,这在药品说明书一般均有明确要求,如下所列药物均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光。

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

尼莫地平:尼奠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应避免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暴露于太阳光下,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及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但如 果在散射性日光或人工光源下,使用本品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应注意避光。依诺沙星和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每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溶解后,避光静脉滴注。氟罗沙星,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次0.2~0.4g,一日1次,稀释于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鞘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水溶性维生素类:如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注时,应注意避光;复方维生素注射液在避光条件下静脉滴注用,在输注过程中,应加避光罩,以防药物分解。

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注射用顺铂:对静滴瓶应予以遮盖以避光,建议使用避光输液器给药。

硫辛酸注射液:配好的输液,用铝铂纸包裹避光,6小时内可保持稳定。由于活性成份对光敏感,应在使用前将安瓿从盒内取出。建议使用避光输液器进行输液。

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静脉滴注的溶液需新配,滴注时应避光,溶液变色即不得使用。 注射用达卡巴嗪:对光和热极不稳定、遇光或热易变红,在水中不稳定,放置后溶液变浅红色。需临时配制,溶解后立即使用并尽量避光。

上述所列为静脉滴注过程中需要严格避光或药品说明书中要求避光使用的药物,有些药物也存在遇光易分解的情况,但给药途径皮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使用过程时间相对较短,容易被忽视,如注射用腺苷钴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吗啡注射液、阿扑吗啡注射液等,请在临用之前打开遮光包装,溶解后要尽快使用。

黑色表示入射光完全被吸收而没有反射光,因此黑色玻璃瓶就不透明了,使用棕色玻璃瓶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就可以观察到瓶内所盛物质的状态和多少,因此可以有准备的进行取用,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一些见光敏感的物质对能量较高的光(波长较短),如蓝色~紫色波段的光很敏感,而对能量低的红色光并不敏感,也就是说,只要滤去可见光中的高能量波段的光就可以避免药品见光分解了,并不是要滤去所有的可见光。

因HNO3、AgNO3见光、受热均易分解,所以必须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处

一、 防挥发:

1.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10~20滴矿物油,可以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水封:二硫化碳中加5mL水,便可长期保存。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汞旁放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密瓶塞,瓶口涂腊。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筒口进行腊封。

二、防潮:

1.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该进行腊封;硝酸铵、硫酸钠易吸水结状,倒不出来,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也应严密腊封。

2.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特殊药品”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

1.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15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8.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

9.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10.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四、防光:

1.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

3.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五、防毒害:

1.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放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

3.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

1.硝酸铵震动易爆炸,放地下室中。

2.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并按“四位数字”进行编号入厨。

七、防火:

1.在仪器室“大门附近”、“显眼”、“顺手”的地方设置水缸、消防桶、砂缸、泡沫灭火器及四氯化碳一瓶。泡沫灭火器药物,每年更新一次。(如有“CCl4”或“1211”灭火器更好)

2.室内电线一律换成暗线,以防药物熏蒸,短路走火。

八、防鼠:

1.浆糊中适当多调一些苯酚。

2.对“指示剂”一橱药品,放一些易挥发的药物例如甲醛、煤酚皂等。鼠害严重的橱中,可交替存放浓盐酸和浓氨水。用以保护其他药品。

3.用醋酸铅调浆糊涂在鼠洞口四壁,老鼠出入时污染皮肤,舔而毙命(醋酸铅味甜而剧毒)。

1. 中学化学实验室药品保存时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瓶的选择:

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

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如:硝酸、硝酸银、氯水等。

(2)瓶塞的选择:

碱性溶液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

强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不能用橡胶塞,应该用玻璃塞。如:硝酸、高锰酸钾溶液、汽油、苯等。

(3)采用液封法保存的物质:

钠——煤油;白磷——水;液溴——水;四氯化碳——水等。

(4)易与空气中物质反应的物质要密闭保存。如:

与水反应(吸水)的物质:CaCl2、碱石灰等

与CO2反应的物质:NaOH、Ca(OH)2、Na2O2等

与O2反应的物质:FeSO4、Na2SO3、C6H5OH、Na2S等

(5)特殊物质的保存:

HF——保存在塑料瓶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4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