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牛角尖的方式属于认知反应。因为人钻牛角尖是因为他固执地认为某种观点是正确的。认知反应理论认为认知反应决定人们对信息的态度的理论。认知反应理论考虑的是,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反对或被动接受那些旨在说服我们改变态度的沟通。爱钻牛角尖的人一般会对自己做的事儿处在一种过度用心的情况。爱钻牛角尖的人不仅仅自己痛苦,和他相处接触的人也会感觉很难受,甚至会远远地逃离。一个钻牛角尖的人,通过学习是可以改善的,但是当事人是否有觉知力,得因人而异。
由A.G.格林沃尔德于1968年提出,认为人们在对信息起反应的时候,总产生一些积极的或消极的解释性思想,这些思想称为认知反应。认知反应决定着人们是否接受信息所持的态度,是否改变自己的态度。假定有人发表言论,主张减少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补贴。你听后感到,低收入者很难自立,需要有人帮助,政府应当给予补贴。这种消极的认知反应可能使人对这个言论持反对态度。如果你听后认为,政府负担太重了,每个人都应当自立。这种积极的认知反应可能使你赞成这个言论。可见,认知反应理论的要点在于,人是自动的信息加工者,他对信息产生自己的认知反应,这种认知反应左右着所采取的态度。认知反应理论很容易用来解释信息的反作用。当个人对信息产生的认知反应支持外来信息时,可预期的态度变化,当个人对外来信息产生的认知反应与外来信息相反时,则可能出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