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样蒸制熟党参

宝宝妈妈2023-05-04  46

党参是中医常用补气药,临床多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等疾病。党参炮制在古代文献记载不多,从清代才有记载,方法也较简单,近代在继承米炒党参及蜜党参下,并发展了清炒、土炒、蜜麸炒等炮制方法。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党参有哪些炮制方法?不同炮制方法功效如何?

244

一、党参的炮制方法

1.党参:取原药材,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熟党参:取净党参,蒸2h至有香甜味时,取出,干燥。

3.米党参:取大米置炒药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米出烟时,倒入党参生片,炒至大米呈老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党参每100kg用大米20kg。

4.蜜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党参片拌匀,闷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棕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党参每100kg用炼蜜20kg。

5.麸炒党参:将生党参用麸皮拌炒至黄色,筛去麸皮。广东炮制党参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段,干燥。

二、党参的炮制功效

一般而言,党参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具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作用。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生党参擅长益气生津,多用于肺气亏虚,气血两亏,津气两伤。米党参以补气健脾作用力强,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蜜党参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的作用,多用于气血两虚之证。如气短乏力,内脏下垂,四肢倦怠,妇女月经不调。

三、党参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肺气亏虚:常与五味子、黄芪等同用,能补肺、敛肺,可用于咳喘气短、气怯声低,如补肺汤(《永类钤方》)。

(2)气血两亏:常与当归、熟地等同用,能气血双补,可用于气血双亏,形体赢瘦,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如两仪膏(《中药成方集》)。

(3)津气两伤:常与麦冬、五味子同用,能益气生津,可用于津气两伤,气短口渴者。

2.制用

(1)脾胃虚弱:米党参与白术、陈皮、芍药、扁豆等同用,能增强补气健脾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

(2)中气下陷:蜜党参常与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蜜升麻等同用,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可用于中气下陷,小腹坠胀,久痢脱肛,内脏下垂者,如参芪白术汤(《不知医必要》)。

所谓炒,就是将净药材置锅内加热翻动。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1.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

①炒黄:将挣药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闻到药材固有香气,或炒至鼓起、爆裂为度,炒黄可缓和药过偏之性,如:黄连炒后减其苦寒性,增强疗效;如:麦芽炒后增强健脾作用,便于煎煮;如:水红花子炒后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②炒焦:将挣药材置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外呈焦黄,内呈黄色。炒焦可增强药材健脾作用,如:焦神曲、焦山楂。

③炒炭:将净药材置锅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炒炭可增强药材止血作用,如:侧柏炭、茜草炭。

2.加辅料炒(固体辅料):净药材与固体辅料同置锅内拌炒。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又分为麸炒、土炒、米炒、滑石粉炒等。

①麸炒:先将麸皮撒入锅内,用中火加热,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微黄或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麸皮5~10千克。麸炒可增强健脾作用,如:麸炒白术,矫味矫臭,如:麸炒僵蚕。

②土炒:将灶心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疏松灵活,再倒人净药材拌炒至药材呈焦黄色,取出,筛去土,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灶心土25-30千克。土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如:土炒白术。

③米炒: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至米冒烟时投入净药材,轻轻翻动米上的药,至所需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米15~ 20千克。米炒可减低药材毒性,如:米炒斑蝥;增强健脾作用,如:米炒党参。

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又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大类。

①清炒法。即不加辅料的炒法。根据火力大小又分炒黄、炒焦、炒炭三种。

炒黄是将药物置于加热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爆烈并透出固有的气味。

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如炒莲子肉可增强止泻涩精的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炒牵牛子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炒后质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如胡芦巴、王不留行等;炒制可破坏酶类,保存甙类有效成分,如槐花炒后可避免酶的作用,使其所含芦丁分解,从而保持药效。

炒焦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并有焦香气味。

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或缓和药性,如山楂炒焦不仅减弱酸味,减少对胃的刺激,还可增强消胀止泻止痢的功效。炒炭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黄或焦褐色。如大蓟炒炭增强止血作用;干姜炒炭或炮姜,药性苦温而涩,使其辛散温中作用减弱,增加温经止血的作用。

②加辅料炒法。将某种辅料放入锅内加热至规定程度,并投入药物共同拌炒的方法。

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可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麸炒即药物与麦麸同炒。

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如白术、山药麸炒后增强其补脾益气的作用;缓和药性,如枳实麸炒后可缓和其破气作用,免伤正气;矫味矫臭,如麸炒僵蚕,可除其腥臭味。

米炒即药物与米同炒。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健脾止泻的作用。

如米炒党参;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米炒红娘子、斑蝥。土炒即药物与灶心土同炒。

主要目的是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如土炒山药、白术。砂炒即药物与砂同炒。主要目的是利于调剂和制剂。

如狗脊、穿山甲等质地坚硬的药材,砂炒后变得松软酥脆,易于调剂、煎煮和粉碎;降低毒性,如砂炒马钱子;矫味矫臭,如砂炒刺猬皮;

利于净选,如砂炒马钱子、骨碎补可去掉绒毛。蛤粉炒即药物与蛤粉同炒。主要目的是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并有矫味及增强化痰的作用,如蛤粉炒阿胶。滑石粉炒即药物与滑石粉同炒。

主要目的是使药材松泡酥脆,便于煎煮和粉碎,便于制剂和调剂,如滑石粉炒象皮、黄狗肾;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如滑石粉炒刺猬皮、水蛭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2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