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家禽技术同行,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中药防治温病,少走弯路,特将温病的知识要点和辩证方则,介绍如下。
基本知识:温病即现代讲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原因由疫毒、季节反常、机体虚弱造成,具有传染性、死亡性。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家禽温病可分为温热和湿邪两个病型,或者二者兼之。温病学的发展认识对温病最早论述的著作是《黄帝内经》,《内经》记载了“温病”和“瘟疫”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了瘟疫的预防原则:“正气存内,邪不相干,避其毒气”。以后的《难经》中对温病也有了专门论述。但总体上讲,中医对温病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并总结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经典处方。
影响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部医学专著。明代吴有性著《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急性感染性热病学专著。
《温疫论》的主要成就:
1、创立新的病因学---杂气病原学说。温疫皆由“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称病原为杂气,杂气具有传染性、易感性、偏中性、特适性。
2、创立了新的病机学---膜原学说。温疫的致病因子是“邪从口鼻而入”,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外不在经络,内不在脏腑,在在半表半里之“膜原”(经胃交关之处)
3、创立新的治疗学---“达原”和“逐邪”。
温病初起,采用“达原法”,疏立透达膜原;疫邪在里,采用“逐邪法”主张“急症急攻”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是我国温病学的第一篇论文,奠定了温病学科的基础。
《温热论》和《临诊指南医案》的主要成就:
1、确立温病病因---温邪,所谓“温邪上受”。
2、确立温病传变规律---顺传入胃,逆传心包。
3、确立温病辩证纲领---卫气营血,大凡看法,卫之气方言气,气之后方言血。
4、确立了温病治疗法则---辛温解表、透热转气、凉血散血等。
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辩》,完整、系统、全面地建立了温病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温病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籍。现代治疗温病80%以上的方剂出自《温病条辩》。
《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
1、建立了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把九种温病按疾病性质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
2、建立了温病学的病因学---温热病邪和湿热病邪。
3、建立温病学的病机病理学---三焦学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说明了温病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实变虚的传变规律。
4、建立了温病学的辩证纲领---以上中下三焦为经,以卫气营血为纬的辩证纲领,以肺与心包为上焦,以脾与胃为中焦,以肝与肾为下焦。
5、建立温病学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药用苦寒,下焦药用咸寒。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6、充实温病治疗学。发展了很多代表性的方剂。
7、明确温病调护温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1)、根据气候特点、季节、禽舍环境等结合进行辨析。温病一般多发生于冬春交替,该季节一般干燥、风轻扬、且冬寒未了,多伤肺。因此,结合禽舍环境干湿和保温情况,进行辨析。如果单纯的气温忽冷忽热造成的,解表清热、润肺平喘,使用3-4天呼感康即可;如果季节反常,该暖不暖,家禽大面积发病,则为疫毒,则需要根据家禽发病状况、机体健康情况、禽舍干湿状况,尤其是通过粪便来辨析有无其他邪气混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的总体原则是清热泻火、凉血消炎,以继发感染为标,以邪入里为本。西药配合中药,以清热解表和消炎为重,可适量适时应用地塞米松。
(2)、温病一般为外感病,但受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因此,诊断和防治温病时,机体健康状况常常是影响疾病康复和疾病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禽群体质较弱,而禽舍又受风寒风热,则采用祛邪扶正的方式。可采用病毒威+脾胃康+消炎药治疗。
(3)、禽舍小环境状况常常影响着其他邪气,如果空气干燥,而禽舍湿度尚可,尤其是肉鸡,一般为温夹湿邪,采用清热解表,祛湿利水的治疗方则。可采用呼感康+肾支康,或者呼感康+茯苓。
(4)、季节反常的温病最难治疗,尤其是混感其他邪气。通常这类温病,一般发病急,表证的表现时间短,即表证未解,热已入里,产生里热证,并且传变速度快。可采用清热泻火、清营凉血的原则,杜绝传变,尽量把邪气控制在气的阶段,以防邪入肝肾。可采用病毒速康+病毒威,如有其他邪气混感,可采用病毒速康+新疫康+安乃近+消炎药。适时适量使用1-2天地塞米松激素,为治疗赢得时间。
(5)、混感其他邪气或者发病阶段的判断,可通过粪便予以判断。如粪便有绿色、黄色等,则可判断为有新城疫混感;如粪便正常,干粪较多,则可判断为胃热,可采用通二便的原则,病毒速康+新疫康(剂量加大);如粪便既有干燥粪便,也有稀粪,可判断为机体内虚,脾胃虚弱所致,可采用清热泻火、扶正利水的原则,病毒速康+肾支康。
(6)、邪正斗争贯穿外感热病的始终。在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处处着眼于祛邪,邪去则正安。正确全面地认识“邪气”,才能对外感热病的病机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7)、通过气候、精神状况、食欲、粪便以及解剖病变,综合判断疾病的发病阶段。温病一般遵循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在四季反常时,一般卫的阶段时间短,而邪气直接到营血阶段。可采用以下防治办法。初期邪气在卫,以防传变到气,可使用呼感康即可。然后邪气在气分,是病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邪入脏腑、正盛邪实的阶段。热多在肺和胃。临床常见肺热壅滞所致的呼吸气喘,以及热结肠道所致的粪便干燥;治疗以通宣理肺、泻火解毒为主要原则,则使用病毒速康+新疫康,或者病毒速康+呼感康;气之后,发现肝肾脾坏死,即邪入营血。营为水谷之精气注于脉中的部分,血为营气所化,循行于脉中,周流不息。营气通心,营分热多扰心和心包,常见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凝血功能紊乱、血管中毒性损害进一步发展,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较为突出。温热病的极盛期。营是血的前身,营分有热,常累及血分。血分发热,热多在心、肝、肾,其发热在夜晚尤甚。相当于温热病的衰竭期,各重要器官如心、肝、肺、肾、中枢神经的损害比较严重,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下降。治疗以凉血散瘀、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可采用病毒威+清瘟康+麦冬即可。温病的三个阶段不可乱治,卫之后方言气,气之后方言营血。更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药都加上。
(8)、温病治疗的总体原则,以发现早,早治疗,早预防为主。并通过环境改善和加强护理为辅助手段,促进机体的康复。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激素类解表类药物,这类药物对家禽尤其是产蛋家禽的伤害是巨大的。温病的辩证需要认清家禽的生理特点,根据其生长阶段确定药物的剂量。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式。并遵循吴鞠通先生在《温病条辨》里论述的用药原则。
(9)、禽温病的辨析施治,主要通过表证如呼吸、眼脸气色、眼睛状况、精神状况和粪便,结合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禽群健康、传染病学、饲料营养等综合判断。解剖所见生理变化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此阶段可辩证心、肝、肾器官的变化,以及发热状况,确定用药。
(10)、温病的治疗需要确定疾病的本与表,缓急状况,标本兼治,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在无法确定哪些疾病混感的情况下,可采用反治的方法,即在寒药里加入热药,如附子、干姜等,或者在病毒速康、病毒威、新疫康里加入附子、干姜等,常常会起到奇效。
(11)、解表需要祛痰,因此温热表证,二陈汤的应用常常对肉鸡、肉杂、产蛋鸡和肉种鸡,以及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家禽饲养者尤其值得研究应用。
(12)、温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处方,只有根据临床和季节状况,进行加减和配合用药,才能得到有效治疗。大处方如病毒药、解表药、抗生素、祛痰药、激素药、通肾药,中药、西药合用,常常是庸医之方,不值得谈。(13)、温热病很容易引起阴虚,这点应该引起注意。尤其是高热病,清热泻火,寒凉之品不可使用时间过长。症状有改善后,即可停药,改用清虚热、健脾益气、补阴的药物,以帮助家禽机体康复。清瘟康为清虚热必备制品。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犬瘟热症状初期狗的体温高达39.5~41摄氏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有腹泻。在以后2~14天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有脓性鼻涕、脓性眼屎这时候已经是犬瘟中期了。同时继发胃肠道疾病,呕吐、拉稀,食欲废绝。精神高度沉郁,嗜睡。犬瘟热发病后期就会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口吐白沫,抽搐,此时一般很难治愈了不过也有部分成功治愈的病例。犬瘟热目前在营口/长春,哈尔滨,沈阳较为严重。幼犬的死亡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成犬的死亡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以上三个城市的狗狗,请主人注射疫苗,以防危及狗狗生命。如果狗狗患上犬瘟热,主人要及时救治——最好点滴,直接入血,做最坏的心理准备。
病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鼻汁、唾液、泪液、心包液、胸 水、腹水及尿液)以及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等脏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空气或食物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最易感染外,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对犬瘟热也十分易感。
临床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随传染源来源的不同长短差异较大。来源于同种动物的潜伏期为3-6天。来源于异种动物的潜伏期有时可长达30~90天。症状多种多样,于病毒的毒力,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况有关。50%~70%的CDV感染表现为亚临床症状,表现倦怠、厌食、体温升高和上呼吸道感染。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免疫接种的幼犬。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肠胃型的出现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7~21天出现,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为神经症状者,幼犬经胎盘感染可在28天~42天产生神经症状,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