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症状

宝宝妈妈2023-05-01  70

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本型症状常见有小便淋漓不畅,或尿道口有秽浊之物流出,或带下异常,小腹胀痛,舌暗,苔白,脉弦细。这是由于久病入络,或由于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行气活血,化浊止痛。

女性气血虚的症状有手脚冰凉、容易疲劳、困乏、月经不调、面无光泽、睡眠多梦等。

指导意见:

一般你的症状建议你首先注意增加锻炼,保持充足睡眠与休息,并注意可以考虑口服药物如参芪五味子、谷维素、脑灵素等调理下,同时注意饮食上建议可以多吃山药、豆浆、牛羊肉等。

气 中医学认为气的根本在肾而统于肺脾。在表则护卫皮毛,充实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内则导行血脉,升降阴阳,周流一身。凡是七情和冷热等刺激,均能影响及气而发生病变,故不论外感内伤都有气的病理现象,因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说法。主要是:气充则强、气少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病。为此,治疗上有补气、升气、行气、降气等多种法则。气分不和可以影响血分,尤其是气机障碍能引起水湿痰浊等疾患,故治血病,水湿疾病,常有气分药结合使用。 血 血液循行体内,营养周身。如有亏乏、凝滞、妄行均为病症。造成血病的原因,或由冷热刺激,或由思虑和疲劳过度,或久病耗损,或跌仆刀伤,流血过多。临床上有养血、和血、活血、清血、止血、祛瘀等法。

[气虚症状] 言语音低、呼吸短促微弱,神疲肢倦,懒于行动,自汗,胸闷,脱肛,滑泄不止,平时易于感冒及血失统摄。

[血虚症状]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脱头发,面色苍白,爪甲不华,肌肤干清枯裂,形体消瘦,大便难解,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

[气血两虚 症状] 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0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