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掏钱做的6种「心脏检查」,一表把“哪些人需要做”梳理清了

宝宝妈妈2023-04-30  33

头晕、肩膀疼、牙疼、喘不上气……当你因为这些症状去医院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先做个心电图。

受访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尹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王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高铸烨

一表教你根据症状做检查

心脏疾病发作的时候,症状不一定典型,但危险程度却丝毫不低。

除了胸闷、心痛、心慌等常见症状,嗓子疼、胃痛、呕吐、头晕、腹胀、都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不典型表现。

医生为你梳理出心脏疾病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并教你聪明做心脏检查加项。

心电图记录的某一时刻心脏活动是否正常。心脏病发作持续时间通常比较短,等感觉不适去医院就诊时,心脏已经恢复正常,此时做心电图就发现不了异常。

因此,根据医生的建议做下面这些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读懂“心电图”体检结果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最常用的检查,但不少人拿到心电图报告时还是一头雾水:每个汉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别急,以下为你解读几种最常见的心电图结果。

正常心电图波形组成

1 窦性心律

心脏正常跳动就是窦性心律,指由窦房结发出的心跳。窦房结的频率为60~100次/分钟,6岁以前,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初生婴儿可达100~150次/分钟。

2 窦性心动过速

对成人来说,如果窦性心律伴有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就属于窦性心动过速。

若没有明显心慌等不适,且休息后恢复正常,可不必理会。若持续心动过速,甚至出现不适,就需要尽早就医。

3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伴有心率小于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没有临床症状者不用担心,一些长期运动的人心率可能小于50次/分钟,属于正常情况。若心动过缓且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窦性心律不齐也较为常见,若没有其他症状,无需治疗。

4 早搏

有些患者偶尔会感觉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又会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早搏在作怪。

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喝浓茶和咖啡、吸烟、饮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长期失眠、便秘的人,都可能出现一过性早搏。随着年龄增长,人群中早搏比例会逐渐增加。

5 T波改变

T波改变主要有三种情况:T波低平、T波高尖、T波倒置。

6 ST-T段改变

ST-T段改变不直接等同于冠心病,还需要结合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目前症状等因素进行分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低血钾、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引起ST-T段改变。此外,ST-T段改变可能是功能性的,如情绪紧张、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会出现。

7 左心室高电压

这种情况通常提示左心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导致的左室心肌肥厚患者。但仅凭心电图并不能明确诊断,还需要做心脏超声等检查。

疼痛和心慌最该警惕

心梗、房颤等心脏疾病十分危险,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时最应该警惕。

疼痛

人的内脏有肋骨的保护,所以疼痛定位不会像皮肤表面那么准确,心梗时表现出来可能是胃疼、牙疼、嗓子疼、肩膀疼。

出现上图所示部位疼痛,以及这些症状,应马上就医:

心慌

房颤的典型表现是心慌、心悸,就是常说的“心跳得厉害”“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房颤症状不可怕,但它会让中风风险上升5倍。

40岁及以上人群中,大概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心慌时也要及时就医。

问题一:心脏彩超都能检查出哪些病 心脏彩超显示的是心脏的内部结构异常、房室大小的变化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连续记录动态心脏活动,能充分反映在活动、睡眠状态下心脏出现的症状和变化,适用于检查一过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心律失常能定性、定量诊断并能了解心脏储备能力。

问题二:心脏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心脏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问题三:心脏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器质性的都能查出

问题四:心脏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如果是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是很难通过这个两个检查确诊的,心脏的检查很多,除了上面的检查,还有很多如心脏的CT、核磁共振成像、DSA检查、核素扫描等很多检查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0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