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吃奶挺好,吃饱能睡,身体长得结实的婴儿,突然变得爱哭,不爱吃奶,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产后2-3个月。一种可能是由于婴儿生后头3个月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尤其2个月时体重增加最多,因而对营养需求也高,而母亲此时泌乳功能尚未健全,泌乳量不充足,因而出现暂时性母乳供需不平衡。第二种可能是母亲对哺乳缺乏信心和家庭支持不够,而母亲本身的心理状态对泌乳功能的建立直接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双向作用。此外,还要注意由于母婴一方患病也会让孩子变的不爱吃奶。 当这种"危机"出现时,只要母亲充满信心,坚持频繁给婴儿哺乳而不添加其它乳类,一般持续7-10天后,奶水就会多起来。要知道这只是哺乳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对于无哺乳经验的初为人母者,不要一感觉到自己奶水不足就焦虑不安,而且怀疑自己无哺乳能力,于是就匆忙地给婴儿添加牛奶、奶粉。
1、身体不舒服,例如长牙了,打了预防针之后生病了,如果是长牙可用较大孔洞的奶嘴喝奶,减少吸吮时造成了疼痛,或把奶粉以米粉等其他食物调成奶糊,用汤匙喂食。
2、因好奇心导致不专心、贪玩,在喂奶时周围环境最好不要有让宝宝容易分心、嘈杂声音事物等,以便专心进食。
3、生理性厌奶,胃口就是不好,溢奶,超过两个月以上,体重,身高发育不良,可以补充宝宝专用维他命,或请教医生是否使用开胃,调整肠胃功能,增进食欲。
4、味觉开始发育,对口味一成不变的奶水缺乏兴趣。希望尝试新口味。这个时候不要强迫喂奶,因为宝宝可能产生抗拒。提供辅食,最好用多样化的食物变换不同口味,而且尽量用天然口味,不要添加调味料。
宝宝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后渐变成垂直位。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幽门较紧),胃容量小,而宝宝吃奶时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处理办法:
1、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最好采用右侧卧位,既能避免心脏受压,又能预防吐奶。2、喂完奶后要帮宝宝拍嗝,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然后让他先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3、“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要给宝宝喂得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