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忽忽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4-23  39

“迷迷忽忽”是一个叠词,一般写作“迷迷糊糊”,形容词性,“AABB”式。有两个意思:1、思维意识混乱;2、景物混沌不清。

一般来说,“AABB”叠词可以省略为“AB”式理解,如:昏昏沉沉-昏沉;说说笑笑-说笑;朦朦胧胧-朦胧。同样,迷迷忽忽-迷忽、迷迷糊糊-迷糊。字典解释:迷忽,犹迷糊。

二字叠词“忽忽”有匆匆、失意、轻率、迷惘等不同用法,与“迷迷”结合,取“迷惘”之义。

迷迷蒙蒙的意思有:

1、形容烟雾弥漫,景物模糊。常用于抒发意境。

2、昏暗看不分明,迷茫的样子。

3、指神志模糊不清。

引证: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那夜是阴历初六,银汉间薄雾迷迷蒙蒙。”

例句:1、病人从迷迷蒙蒙中醒了过来。

2、这一代瘴气生发,湖畔迷迷蒙蒙的。

扩展资料:

迷迷蒙蒙的近义词:迷迷茫茫,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一、【迷迷茫茫】mí mí máng máng

释义:

1、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2、神情迷离恍惚。

3、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例句:近来他浑浑噩噩的生活,对未来的道路唯余迷迷茫茫的感知。

二、【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

释义: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例句:天色渐晚,我看到星星隐隐约约渐次闪烁的身影。

三、【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óng lóng

释义: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例句: 曹文轩《草房子》:“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7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