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2020医疗卫生临床知识

宝宝妈妈2023-04-21  44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关于儿科川崎病的内容,临床表现和治疗这部分内容常是考查的重点。所以需要大家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透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做题的正确率。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道考题:

1. 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糖皮质激素

C.丙种球蛋白 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

E.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

1.【答案】E。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题主要考察的内容就是关于川崎病的治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川崎病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该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均不清楚。

二、病理

本病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易累及冠状动脉。病理过程可分为四期,各期变化如下:①Ⅰ期: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动脉和静脉受到侵犯。

②Ⅱ期: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血管炎。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

③Ⅲ期:动脉炎症渐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

④IV期:病变逐渐愈合,心肌瘢痕形成,阻塞的动脉可能再通。

三、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

①发热: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③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舌呈草莓舌。

④手足症状。

⑤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

⑥颈淋巴结肿大。

2.心脏表现: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死的症状。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3.其他: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等。

四、检查: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检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

五、治疗

①首选药物: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

②糖皮质激素:因可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及冠状动脉瘤的风险,影响冠脉病变修复,故不宜单独应用。

1. 检测急性期患儿体温,了解卧床时间长短。病室内温湿度。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评估患儿体液状态,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确认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按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应用阿司匹林有无出血倾向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无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2. 检查患儿皮肤护理是否清洁,衣被是否整洁质地柔软;是否剪短指甲,是否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3. 黏膜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病损情况,检查患儿每日口腔护理次数,口唇干裂者是否涂润唇油;是否禁食生、辛、硬的食物;是否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也是否可涂眼膏。

4. 监测病情密切监测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的表现,如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心律、心音、心电图异常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6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