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级预防的内容

宝宝妈妈2023-04-20  37

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促康复。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疾病尚未发生时准对病因而采取的措施。二级预防:是在潜伏期为阻止或减缓骑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促康复。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疾病尚未发生时准对病因而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2、二级预防:是在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骑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故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减低病死率。三级预防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省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标准预防是诊疗活动中一项基本的防护措施,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如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外科口罩防喷溅;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时,应戴手套;进行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接触特殊感染的患者时应穿隔离衣。

/iknow-pic.cdn.bcebos.com/9825bc315c6034a84ae1f4efc41349540923765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825bc315c6034a84ae1f4efc41349540923765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825bc315c6034a84ae1f4efc413495409237658"/>

扩展资料

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用品和设备的消毒灭菌。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7、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A0%87%E5%87%86%E9%A2%84%E9%98%B2/8553393?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标准预防">百度百科-标准预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6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