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触觉敏感吗?6个日常可进行的触觉活动&小游戏

宝宝妈妈2023-04-18  49

每个人对各种感官 *** 的阈值都不相同,儿童职能治疗师提供10个触觉敏感的日常观察项目,给家长观察宝宝的触觉反应。也提供6种日常可进行的触觉活动与游戏,让家长透过游戏,观察孩子的触觉是否敏感。

关键:多方观察触觉反应,再提供适合的活动。

触觉敏感通常不会只看一个活动来判断,会观察日常中多个触觉活动的反应,因为如果是触觉敏感表示触觉的阈值较低,即便接触一般强度的 *** 也会引发不适或过度反应;反之触觉阈值较高的表现是顿感,每个人对各种感官 *** 的阈值都不相同, 下列为触觉敏感的日常观察项目,可视宝宝情况勾选。

1.对衣服的质料特别挑剔。例如:只穿棉质的衣服等。

2.会排斥某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不喜欢洗脸、洗头、剪头发、梳头发、剪指甲、刷牙等等。

3.不能忍受衣裤有异物感,甚至感到困扰。例如:不能忍受沾到水或沙子等等。

4.挑食。如:对某种气味或质地的食物会特别感到排斥或喜爱。

5.容易引起呕吐反应。例如:在刷牙时容易引起呕吐等等。

6.不喜欢会黏手的东西。如:颜料、贴纸、胶带、浆糊、胶水。

7.避免会有身体接触的活动。例如:不喜欢别人牵他、抱他或摸摸脸等,但有时候却会要求拥抱。

8.身体被触摸时,会去抓或摩擦被摸过的地方。

9.有人轻拍他或摸他时,会抱怨有人无故打他或碰他,尤其是从后方或看不见的触摸就更加明显。

10.被碰触时,会有情绪性或攻击性的反应。

从上述项目可得知,观察项目涵盖日常盥洗、饮食、身体接触、操作活动,也不是单看一次活动中的反应,而是一段期间内的反应,例如:三个月以来,做这件事都是一样的反应。加上是否影响到日常参与或容易有情绪产生,如果情绪平稳或不影响大多数日常活动参与,则在作息中增加触觉类的活动,以提升触觉接受度和调节能力即可。如果严重影响日常参与并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家长引导下还是十分困难,建议寻求职能治疗师的协助。

GAME 1 :收纳箱球池

▲器材:大收纳箱或球池1个,球1袋。

▲活动方式:

1.孩子坐入球池,感受球池的触感。

2.球球雨:用容器装球,淋在身上。

▲活动变化:找指定颜色的球、球池寻宝(找指定物)。

GAME 2 :圆点贴纸

▲器材:5∼1公分大小的红、绿、蓝色圆点贴纸。

▲活动方式:将圆点贴纸贴在不同的身体部位,请孩子找到贴纸。

▲难度调整:

1.若一开始无法接受黏贴的感觉,可先贴大人身上,再贴宝宝衣服上,最后再尝试贴手臂上。

2.眼睛直接可看到的部位较简单,看不到的地方就较难了(如:背部)。

3.最难的方式是戴着眼罩进行,大人贴好后再请小孩找出,大人和小孩可轮流互贴。

GAME 3 :手帕抽抽乐

▲器材:用完的湿纸巾袋或面纸盒、相同、不同触感与花色的布或手帕。

▲活动方式:将布或手帕折叠放入湿纸巾袋,提供孩子抽取。

▲难度调整:

1.5∼2岁能打开盒盖。

2.4岁能沿着纸的边缘对折。

许多家长都希望能够养出一个“小天才”,虽然说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但是也不乏那些有99%天赋的“小神童”存在。孩子究竟聪不聪明,细心的家长其实可以从生活的点滴来发现。

1、记忆力超群

根据研究表明,智力的遗传率约为60%,约40%的智力水平归因于环境差异。小孩子记忆超强,是受到遗传记忆和神经记忆这两者共同影响导致的。

超高的记忆力意味着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拔群,如果你的小孩能在一两岁的时候很快地记住卧室是睡觉的地方,厨房是吃饭的地方,稍微大一点后,能记住只去过一次的路线,一个不起眼的地名,数十天前午饭吃过什么菜,甚至是路过时看到的一块路牌,这样敏锐的记忆力或许就意味着智力发育十分健全。

2、专心致志

古语有云:性痴则其志凝。如果你的小孩对某一项爱好能够特别专注的去学习,长期下来必然能够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新生儿的注意力比较差,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或动作分散注意力,当他们完成一项简单任务的时候,也许需要花费10~15分钟。

然而,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可能在6个月前,就开始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观察一个事物或是专心摆弄一个玩具。

3、喜欢独处

有些具有天赋的小宝宝,能够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快乐,他们会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从玩具、拼图里找到对这个世界新的认知,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自娱自乐。

这一类孩子可能表现得会有些内向,家长不必太过担心。有俗语称,“猛兽独处,牛羊成群”,像陈景润、爱迪生这些数学家、科学家,没有空余时间也没有兴趣与人交往,常年醉心在自己的研究里,这样的天才可能也会表现出一份“傻气”。

4、说话比较早

4、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发出简单的音节,12个月左右的宝宝能开始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词,18个月的时候可以说些词语。

要是他们在家长讲故事、交谈的时候对词语、书籍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

甚至可以在14个月前说出连贯的短句,这些都可能是天才宝宝的早期迹象。

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里有学者研究发现,孩子小时候学习语言的能力强,长大以后的智商就会相对比较高。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一大步,语言能力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大脑的语言中枢发育良好,语言能力就会发展迅速,从小能言善辩的小孩智商就会相对高一些。

5、想象力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果家中小孩喜欢编故事、和假想出来的朋友玩耍,或者编造一些相对复杂的情况,那么就不要制止他们做法,因为也许一个小天才正在萌芽。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孩子1岁时,创造力和想象力高达96%,7岁后仅剩4%,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家长要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如果用“规矩”限制了他们的幻想,或许是一种另类的扼杀。

6、会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面临了一些难题,他不会轻言放弃,反而会找到新的、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方式。一个聪明的孩子经常能有一些“鬼点子”,并且能够比同龄人更早地找到办法。

7、遇事冷静

一般来讲,遇到问题大家会下意识找那些沉稳冷静的人来寻求帮助,他们遇到事情不会手忙脚乱,而是条理清晰地分析每一步该如何做,这样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那些出事后不慌不忙、善于情绪管理的孩子,都会是比较聪明的小孩。

8、好奇宝宝

如果你的孩子热衷于探寻身边的世界,常常有“十万个为什么”来询问你,而且这些问题可能不太好解决,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十分聪敏。但要准备好给出详细的答案,并提供充足证明,这样才能真正说服他们。

小孩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不要试图抑制他们,虽然这些问题可能会难住一个成年人,但这是他们思索学习的一个过程。

9、对环境敏感

小孩出生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观察周围的环境,或者说是感知身边的人、物变化,他们会对声音和动作做出快速的反应。

如果小宝宝对周遭环境的变化有高度的敏感,就意味着感知水平的提高。

1岁以前,玩具的主要作用是安抚、锻炼平衡、精细动作发育等,选择时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清洁性。玩些带有音乐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个年龄段宝宝可以玩套套杯一类的,可以摔不坏,而且可以从大到小排列的东西。这样的玩具,可以一个个套进去,宝宝也摔不破。不过刚开始,肯定要妈妈陪宝宝一起玩的。宝宝还不会玩呢,妈妈多陪宝宝就可以开发智力了呀,还要多爬这样,对大脑发育很好。妈妈不要着急,慢慢来。

8个月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注意力时间也很短,花在玩具架上的时间顶多2-3分钟,然后就去摆弄其他东西。到12个月时,宝宝可能愿意坐上15分钟,玩一个题别有意思的玩具。但是可能尽管家里摆满玩具,宝宝喜欢的却是家里常见的物品。

我们每天都有机会培养孩子的大脑:和他多讲话,同时鼓励他把学到的词语讲出来,从而为他提供智力刺激;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可以探索周围的世界;提供简单的玩具;和孩子玩游戏,鼓励他练习记忆能力。

8-12个月孩子的认知能力特点

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探索物体(摇晃、敲击、抛出去、扔到地上)。很轻易地找到藏起来的物体。念图的名字时会看正确的那个图片。模仿动作姿势。开始正确使用物体(用杯子喝水等)。

适合8-12个月孩子的玩具(美国儿科协会建议)

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可叠起来的玩具杯、桶还有其他不会打碎的容器各种尺寸的不会打碎的镜子可以漂浮、喷水或装水的浴盆玩具

大的积木可以推、打开、发出声音和移动的“游戏盒”挤压发声的玩具大娃娃和小狗用软塑料制成的小车、卡车和其他车类玩具,不能有锋利的边,也不能有可拆卸的部件不同尺寸的球(但不能小到可以塞进嘴里)有大图片的纸板书音乐盒、音乐玩具等推拉玩具玩具电话纸筒、空盒子、旧杂志、空的塑料瓶推荐那些玩具:1.手眼兴趣的玩具。宝宝对手—眼行为极为感兴趣,这个阶段也是重要发展阶段,可以选择容易触发的操纵类玩具,如洗澡玩具,嵌套玩具2.满足多种兴趣的玩具,如纸板书,宝宝正在长牙可以啃咬,或者通过翻动书页练习手-眼技能,而当他开始注视书本时,看护人可以给宝宝讲书里的东西。

3.免费的玩具。宝宝喜欢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包装袋,纸盒,可以收集东西的容器,甚至一张纸都能玩好久。宝宝会花大量的时间从容器里拿东西,观察一番,或者摇一摇,或者咬一咬,然后丢到一边去,再去拿另外一样,或者干脆把东西都倒出来,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要推荐玩具,那就要了解8-12个月孩子的成长特点,这个阶段的关键点是强烈的好奇心,运动技能的发展。

不推荐的玩具:

1.过于微小的玩具。这个阶段的鲍勃啊喜欢啃咬,过于微小的东西有吞咽危险。

2.积木玩具。积木是最好的开放性玩具,但不是对这个阶段的宝宝,现在他只会把积木放到一个容器里,然后倒出来,再放回去。

3.智能对话玩具。这类玩具的语言对宝宝来说还不太容易理解,无法吸引宝宝注意力,而且很贵。

总结:买玩具要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大人的角度哦?

爸爸妈妈的陪伴,亲子互动游戏应该是最好的玩具。当然孩子如果没有玩具,会少了很多的童趣;但是如果玩具太多,孩子会每个玩具都不太投入,反而很容易破坏孩子的创造力和专注力。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些玩具是必须要给孩子买的,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注意力及观察力,一岁内的宝宝是可以选择一些玩具作为辅助的。

选玩具的几个原则:

1.玩具最好买一些正版的,玩具材料以及各类标准一定要适合新生宝宝使用。

2.带音乐的玩具要注意音量及音乐,有一些音乐很刺耳。对宝宝的听力有损害。

3.玩具一定要结实,毛绒玩具要确保眼睛鼻子等位置固定并常常检查,一岁以内宝宝容易拿一些东西往嘴里放,我们要避免玩具有小部件掉落被孩子吞咽。

选玩具的几点建议:

1、一些小车类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2、一些大型的积木,可以断粮孩子的协调能力;

3、一些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八个月到一岁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妈妈陪她玩,陪她一起去探索,这种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远大于具体的玩具,玩具只是一种媒介。我记得我孩子小时,我就细心的观察孩子,跟着他的兴趣来,你会发现孩子的敏感期一个接连一个的来,而我所做的就是参与到孩子的这些活动中去。比如,孩子喜欢爬,我就跟着孩子一起爬,顺带在她的爬行路上放几个玩具做障碍物。比如孩子发展手的敏感期时,就一个球,他扔你捡,就可以持续地重复玩半个小时,玩的途中你可以夸张的做鬼脸和唱歌等等。所谓的智力开发,在一个个互动交流与游戏中就建立起来了。

图画书可以选择布书和硬板书,对日常事物的认知。

可以听各类动听的声音,呼吸大自然的空气,优美的音乐,听简单的故事。促进听力乐感,促进孩子艺术和语言的敏感。

玩具类的,可以选择没有棱角的毛绒,还有不刺眼的电动类,积木也可以适当准备些,促进孩子的物体感知能力。

总之,可以从全方位刺激孩子的大脑开发,不错过这个黄金阶段,这是孩子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5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