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鞭毛染色法准确鉴定一株细菌菌是否具有鞭毛,要注意哪些环节?

宝宝妈妈2023-04-18  40

取菌要取菌落边缘的幼龄菌体,取菌后的接种环在载片上的蒸馏水中轻轻沾几下即可,不要用力太猛,更不能用接种环大幅度涂开,将载片稍倾斜,使菌液散开即可,否则鞭毛易脱落,造成染色失败。

鞭毛染色的玻片只能自然干燥,不能用热风吹干,不能热固定,这是由于加热后菌体易变形,鞭毛易脱落,影响观察,A染液染3~5 min,其后用蒸馏水(自来水效果差)冲洗时一定要充分,否则加B染液后,背景很脏,鞭毛不易被观察到,影响实验效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鞭毛染色液最好当日配置当日用,次日使用则鞭毛染色浅,观察效果差。染色时一定要充分洗净A液后再加B液,否则背景不清晰。

观察细菌的运动,载玻片和盖玻片都要洁净无油,否则会影响细菌的运动。有些细菌,温度太低时不能运动。

将光线适当调暗,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部位,再用高倍镜观察。要区分细菌鞭毛运动和布朗运动,后者只是在原处左右摆动,细菌细胞间有明显位移者,才能判定为有运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鞭毛染色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菌菌落

我的经验是:

1.要用新鲜(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培养物;

2.培养基中最好不要加抑菌剂,尤其是影响鞭毛的;用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物效果更佳;

3.如从固体培养基取菌,要取菌落边缘的;

4.载玻片要干净,最好用酒精浸泡过夜,干燥后再使用;

5.制片时用蒸馏水而不是Ns

6.染料里不要有沉渣;

7.不能加热固定;

8.取菌切不可多,否则鞭毛叠在一起不容易观察.

期待补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5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