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冬天如何保护心脑血管?

宝宝妈妈2023-04-12  40

每到冬季,各大医院的心脏内科都会人满为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扎堆就诊。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要特别注意生活调理。

冬季易发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异常,尤其是天气骤然转冷时,人体受冷后,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荷增加。再加上寒冷使身体耗能产热,心脏耗氧量加大。

许多患者不注意监测血压、血脂变化,就很容易出现以下症状:多日或突发头晕、头痛、眩晕,肢体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摔倒、意识不清等症状。

老年人冬季注意保健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在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规律生活。也不要因为怕冷就整天闷在家里,应适当活动。冬季人们的食欲都比较好,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饮食质量,控制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注意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而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

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一旦发病要尽快和120急救机构取得联系,尽早到医院治疗。

人岁数大了,加之高油脂高盐等饮食习惯的影响,血管里容易出现很多斑块。斑块越来越多会使血管逐渐狭窄,血流缓慢,出现供血不足,会引起脑血栓形成而造成脑梗。有些客观因素无法阻止斑块的形成,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脑梗,可以服用能稳定斑块的中成药,比如通心络胶囊,它既能强效通络,保护内皮、稳定斑块、解除血管痉挛,全面保护疏通血管,对于心脑血管病来说既可以预防,又够能缓解,稳定病情。因为斑块的形成和不科学饮食也有关系,所以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油炸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补充维生素。

(1)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3) 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 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5) 逾量或中毒表现: ① 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 ② 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如果消化性溃疡史的病人但还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可改为氯吡格雷(50MG)。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2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