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在水里是什么样子

宝宝妈妈2023-04-11  44

蚯蚓属毛足纲寡毛目环节动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10-30厘米深的潮湿、疏松的,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体表的湿润还与蚯蚓的呼吸密切相关, 因为它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 主要是通过湿润的表皮来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的。蚯蚓生活时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当氨超过百万分之十七时,就会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虽然潮湿的地方是蚯蚓最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下雨时显然由于地表水下渗,造成土壤表面板结化程度较晴天要高,土壤的透气性能突然下降,所以它们需要爬出来呼吸。

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肉红、橙黄色。它们多生活在排放污水或废水的阴沟污泥中(一般是缓流水黑污泥中),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

新鲜的水蚯蚓为鲜红色或深红色。常集积成团。为喂养金鱼的最好饲料之一,大小鱼均喜摄取。冬季,天然水域中的鱼虫极少,可弥补饵料的不足。营养价值近似于桡足类。已经死亡的不能喂鱼。

生活习性:

红线虫个体不大,但群体产量较高。尾鳃蚓和水丝蚓的区别是前者有尾鳃,尾部常露出泥外,随水摆动呼吸,缺氧时颤动加快;后者没有尾鳃。红线虫喜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泥水域的淤泥中(俗称臭阴沟的缓流水黑污泥),一般潜伏在泥面下10厘米~25厘米处,低温时深藏于泥中。

红线虫喜暗畏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以食泥土吸取其中的有机腐植质、细菌、藻类为生。红线虫2个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胶质膜构成的囊状蚓茧中。

一般一个蚓茧内含卵1~4粒,多则7粒。生殖期每一成体可排出蚓茧2~6个。水温在22~32℃时,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人工培养的寿命约3个月。

一般来说蚯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这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往往能通过蚯蚓把鱼给骗上钩呢?其实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鱼都会对蚯蚓感兴趣,比如我们很难用蚯蚓钓到鲢鱼。当然大部分的鱼对于蚯蚓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为什么很多鱼都喜欢吃蚯蚓呢?首先从蚯蚓的形状上来看。蚯蚓长得很像水里面的一些水生昆虫。

有的鱼本身就喜欢吃水里面的一些藻类植物,还有市里面的一些小昆虫,当人们把蚯蚓挂在鱼钩上面放入水里面之后,蚯蚓在水里面就会和一些水生昆虫撞衫。但是鱼真的会蠢到蚯蚓和水生昆虫都分不清吗?其实并不是蚯蚓这种生物,而是看起来蠕动的一些物体更容易受到鱼的重视。除了蚯蚓本身的形状,鱼本身还会靠味觉去分辨食物。

在水下各个区的水质不太一样,有的水质能见度很低。在能见度很低的水域当中,鱼有时候会看不清蚯蚓。这个时候鱼身上其他的部位就发挥出来的功能。与鼻子内部有一个嗅囊,囊里面有很多嗅觉细胞。与辨别气味的方式就是靠两个鼻孔进水,然后再用后面的两个鼻孔把水排除,在这个过程当中,嗅觉细胞会吸取水当中的一些信息,比如氨基酸。蚯蚓本身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最重要的部分,一条健康成年的蚯蚓体内含有氨基酸的含量大概在60%以上,当蚯蚓进入到水当中之后,如果已经把蚯蚓身体刺穿,所以蚯蚓体内的氨基酸会直接渗入到水当中。

当鱼过滤水的时候,鼻子里面的嗅觉细胞就能够过滤到这些信息,他们会根据氨基酸的浓度找到蚯蚓的位置。所以鱼这种生活并不是喜欢吃蚯蚓,而是因为蚯蚓本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这恰恰是能够钓鱼成功的因素。当然了,在不同的水域当中,鱼找蚯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比如有的水域就非常的清澈,鱼主要是靠眼睛来找到蚯蚓,而在比较浑浊的水域当中,鱼就是靠嗅觉来找到蚯蚓的。无论是用什么方式,蚯蚓体内的氨基酸才是吸引于最主要的元素,如果蚯蚓没有这么多丰富的蛋白质,鱼也不会对蚯蚓有这么大的兴趣,所以在人们钓鱼的时候,蚯蚓往往是最好的诱饵选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2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