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干拢素组合

宝宝妈妈2023-04-11  35

1生物学性状

菌体为细长略弯的杆菌,经抗酸染色染成红色。本菌营养要求高,专性需氧,最适pH以6.5~6.8为宜。生长缓慢,在固体培养基经2周~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对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易产生耐药性变异及L型细菌。

2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脂质 ①索状因子 能使结核分枝杆菌相互粘连,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索状排列。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②磷脂 能促结核结节的形成。③蜡质D 可激发机体产生Ⅳ型超敏反应。④硫酸脑苷脂 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蛋白质 主要成分是结核菌素,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所致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损伤的皮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

·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为初次感染。机体因缺乏特异性免疫,结核分枝杆菌易由原发病灶扩散。

·继发感染 多发生于成年人,为再次感染。病菌可以是外来的或原来潜伏在原发病灶内的。由于机体已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故继发感染的特点是病灶多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

3生化特征、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免疫性 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结核的免疫属于感染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即只有当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力。一旦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全部消失,免疫也随之消失。

免疫与超敏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所致免疫应答的特点,是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也产生了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剂 旧结核菌素(OT)和纯蛋白衍生物(PPD)。

·试验方法与意义

试验方法 常规试验取PPD5个单位注入受试者前臂屈侧皮内,48h~72h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如局部出现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表明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不一定发病。接种过卡介苗者也可呈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红肿硬结超过15mm)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作其它检查。

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但应考虑以下情况:感染初期;老年人反应低下;严重结核病患者或正患有其它传染病如麻疹等;继发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或肿瘤等用过免疫抑制剂者。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①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的测定,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则应接种卡介苗,接种后若结核菌素试验已转阳,表明已产生免疫力;②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③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④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等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结核菌素试验:针对旧结核菌素(OT)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两种菌体蛋白

原理:当将蛋白注入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结核杆菌,则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在局部释放淋巴因子,形成迟发性超敏反应性炎症,若受试者未感染MTB则无反应。

方法:将OT 0.1ml注射于前臂掌侧皮下,48~72 h后,检查注射部位的变化。

①阳性: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直径0.5~1.5 cm之间。表明机体感染过结核,出现超敏反应,但不代表正患结核病;

②强阳性,硬结直径超过1.5cm,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

③阴性: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0.5cm,一般说明无结核感染,但存在假阴性。

详细内容见图:

根据内科学,由于我国广泛开展卡介苗的接种,结核菌素试验对于我国的结核病诊断意义很小,仅对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幼儿有确诊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2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