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因素1性别。男性和女性比较,哪一方的平均寿命长?有人说:男人比女人身体健壮,理所当然寿命长。但是,科学家统计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女性比男性平均寿命长。我国男性平均寿命67岁,女性约70岁,美国男性约69岁,女性约77岁;日本男性约74岁,女性约79岁。女性寿命比男性寿命长是普遍现象。各年龄组男女人口的死亡率有所差别。据估计,怀孕期男胎与女胎的比例为120∶100,出生时,男女比例降至105∶100。少年期男女比例为103∶100,结婚生育时的青壮年期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老年期比例反降为75∶100。造成男女寿命差别的原因从外因来看与男女的社会分工有关,男子的劳动强度大,紧张、冒风险、劳动条件差,男子还具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从内因看,女性体内产生免疫抗体的基因比男性多一倍。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的寿命长呢?美国遗传学家曾用遗传学的观点,解释了女性在生理学上的优越性。他们认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内,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最后一对叫“性染色体”,男性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女性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对体内免疫系统能够进行调节的免疫基因就存在于x染色体内。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决定了女性具有双倍男性的生理免疫物质,因此,女性体内的抗体较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强。此外,女性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体内分泌的雌性激素、月经来潮和分娩失血都能促进女性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其衰老的进程。
除了生理因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因素。人的寿命与经济、职业、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里,男人从事间空、高温、地下、海底等危险职业较多,容易造成意外死亡,而影响了男性的平均寿命。而女性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优于男性,生活、工作比较有规律,并相对安全,受死亡的威胁较小。男性发生动脉硬化的年龄也比女性早,30~40岁的男性就可能出现血管硬化,而女性多在停经后才发生。
从生活方式上看,男性嗜烟、嗜酒的习惯普遍高于女性,从而导致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肺癌、心血管病、肝癌等。
女性比男性的寿命长,其心理因素也很重要。男性老人退休以后,往往随其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经济收入的减少而削弱其进取心和成就感,变得无所事事,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女性老人则不同,她们中的多数人退休回家后,承担起料理家务的重担,仍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照顾丈夫,关心儿女,帮助晚辈取得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即使老年丧夫,她们也比较容易因生活的多样性和繁杂性而能较快地调整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
虽然男性的平均寿命低于女性,但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其客观因素是可以进行自我调整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等,都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标。
2自然环境。环境与寿命有密切关系。人是恒温动物,恒温最适于人体生存的要求,在极端的温度中寿命就要缩短。多数学者证明,大气污染是导致肿瘤发病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极高的噪音犹如无形的杀人剂,水质污染、射线都使人类健康受到巨大威胁。
3战争。在奴隶制和封建时代,战争一直是造成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本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亦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4饥馑与营养匮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低,这一因素对人类生命的威胁越大。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落后仍受到饥馑和营养匮乏的困扰。
5医疗与卫生。疾病历来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在普遍延长,长寿者也越来越多。医学科学上海取得一次重大突破,均会带来全体人口寿命的明显提高。
6遗传。遗传因素对人类寿命的影响,在长寿者身上往往反映突出。父母赋予的长寿遗传因子只是长寿的先天条件,后天条件对寿命也有重要影响。
1975年5月4日午夜,某国一名空军飞机师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在同一时间,飞机师的孪生兄弟也患同一疾病去世。遗传学家发现,孪生子同时患病、同时死亡的事例绝非仅有。经过周密的调查,他们发现,孪生子的寿命很接近:同卵生的,平均只相差3年,异卵生的,相差6年。而且,引起死亡的原因大多相似。似乎每一对孪生子在出生时都装配了同样的“寿命钟”,“寿命钟”到了一定的年龄便先后停止摆动。医学上称其为“生物钟”。
医学家卡尔曼早在1961年就报告过他调查研究的结论:同卵孪生子之间寿命的差异,小于双卵孪生子。双亲寿命长的,后代寿命也长,双亲寿命短的,后代寿命也短。孪生子死亡的原因往往相似。这说明寿命生物钟有遗传特性。罗马大学吉列德博士总结了5000对以上的孪生子的遗传基因后得出结论;每一个基因的作用如同一个生命活动的时钟,它在人的一生中决定这些遗传特性何时出现与消失。
既然寿命钟由遗传所决定,那么,寿命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呢?不是的。有人曾将一个人的寿命与遗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底边表示遗传因素,而其他两条邻边则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个人的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三条边所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寿命。三条边愈长,面积愈大,即寿命愈长。从这个形象的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底边——遗传因子固然重要,但两条邻边——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决不容忽视。如果遗传因子优良,其寿命三角形的底边就长,再加上后天的衣、食、住、行、情绪、婚姻、气候、地理等环境因子良好,才能使寿命三角形的面积变大。
如何延长寿命,是有待于长期研究的课题。我们相信;“生物钟”之谜终有一天会被揭开,人类寿命一定能继续延长,以期接近或达到人类正常寿命的极限值。
主观因素1生活习惯。生命的延长需要合理的营养和适当的饮食供给。饮食不在多,而在于食物中各种成分齐全,并且搭配合理,数量要适中,饮食的内容与数量应与年龄、环境相适应。
2生命节奏。生命节奏即生命新陈代谢的节奏。适当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健康,世界各地的长寿老人大多数都在晚年坚持劳动。积极的体力和脑力运动既是健康之道,又是长寿之宝。
3精神与心理。现代医学提醒人们,心理的老化对衰老的影响有时要超过自然老化,而健全的心理也是健康的一个保证。对生活的乐观主义态度,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开朗乐观的性格,精神有所寄托,都有利于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生命节奏,注意心理卫生,都会使个人的寿命或多或少得到延长。
摘录----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就世界范围来看,男性的平均寿命要低于女性,这个问题让科学家们困惑不解。而据美国科学家发现,过时的进化行为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男人不如女人长寿。雄性的进攻性使然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分析证明,在青春期至成人期这段时间里,每有一个女人死亡就有三个男人死亡。把时间段扩大一些,在50岁之前,男女的死亡率之比是16比10。为什么身为男人竟会面临早死的危险呢?
研究人员相信,从根本上说,是与生命最初的孕育阶段有关,或者与性别压力有关。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科鲁格说:“社会对男人的期望值非常高,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是有原因的。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发生的行为趋向在今天仍在发生。”
有一种想法认为,当进行繁殖时,雌性动物(包括女人)要进行巨大的身体投资,当怀孕时,母体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和能量,而热量和能量是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当生孩子时,母亲会面临着死亡的危险,而且照顾小孩子也会给她们带来压力(对大部分哺乳动物来说,母亲是主要的保姆)。而相反的,雄性在生殖繁育方面付出较小代价,由于付出的代价相对较低,雄性就试图尽可能多地交配。
一个雄性跟众多的雌性交配,那么就意味着其他的一些雄性失去了作用,他们没有机会。要想得到更多的异性,雄性就不得不让自己富有侵略性,凶狠猛烈,这可能与个体生存的关系并不重要,但却有助于雄性获得身份地位,赢得雌性的注意。波士顿大学人类学专家本杰明·坎贝尔说:“从根本上说,男人很早就结束了他们要面临的危险,因为尽早繁殖是非常重要的。”
喜欢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时代改变了,至少对生活在发达国家中的人来说时代是改变了,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危险,男人与女人一样在照顾孩子方面承担着相同的责任,而且一个男子也不会再与好几个女人生孩子了。
虽然如此,但据科鲁格说,从古代传下来的“狗咬狗”式的男性行为仍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体系中,这对男人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科鲁格指出,如果男人的死亡危险降低到女人死亡危险的程度,那么美国每年就会有37.5万人免于死亡。科鲁格说:“在男子中,存在着更大的危险行为趋势,男子最容易让自己处在麻烦之中。”
科鲁格和他的密歇根大学同事伦道夫·尼斯用国家卫生统计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和人类死亡率数据库的数据证明,在美国,在前11种导致死亡的因素中,男子的死亡率都比女子高得多。男子与女子间的差别在青少年期以及20岁至24岁这个时段的成年期内达到高峰,这个阶段,男子的死亡率是女子死亡率的三倍。在死亡原因中,男子与女人死亡率最大的差别是自杀、他杀、非汽车事故和汽车事故。坎贝尔说:“你也许认为男女差别的顶点是在十几岁的青少年期,因为这个阶段睾丸激素迅速增加,可事实上,这个顶点是在成人期的最初阶段,这是因为他们要为女性进行竞争。”
有人可能认为,当到老年时男女的死亡率就没有差别了,因为繁殖已经不复存在,可事实上,男女死亡率差别的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生命的晚期,也就是60岁发后,这个时期,男子的死亡率是女人死亡率的1.68倍,其中部分原因是男子的自杀率较女性要高。科鲁格认为,其实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和女子试图自杀的概率是一样的,只不过男子选择更激烈的方式,因而他们的成功率就比女子高得多。不过,在60至70这个年龄段中,男子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疾病。
坏习惯缩短男人寿命
科鲁格说,男子在通常的健康习惯方面要比女子冒更大的风险,比如他们吃更多的奶酪、罐装食品和油炸食品,他们还吸烟,喝许多的酒,这让他们在老年时更容易遭受疾病的袭击,老年男子易得病也不能全怪男子的不良行动,因为有些因素是他们所不能控制的。研究显示,睾丸激素刺激男子的侵略性和竞争性行为,而且对免疫系统也有抑制作用。
对阉割了的男子和正常的男子进行长期的比较显示,阉割了的男子要比正常的男子寿命长15年。传染病是男子最大的死因,在发达国家中,男子因传染病或寄生虫而导致的死亡率是女子死亡率的两倍,在不发达国家是四倍。有一种理论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男子与其他男子的斗争要比与疾病斗争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能量,这让他们处在更高的危险中,但赢得更多的女性青睐也是一种值得做的交易。科鲁格指出,这样的交易在今天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因为凶猛已不是斗争的主要获胜因素。像手枪以及快速车辆这样的技术已经让杀人和被杀变得非常容易了。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进化性行为对男子来说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了。科鲁格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妇女的健康已经大大地推进了,也许现在该是到了推进男性健康的时候了。”
我国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现在执行的是《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国发[78]104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978年出台的男60,女工50退休,在当时国家的生产力低下,劳动强度很大,考虑女性生理状况,保护妇女,才决定的男女不同的退休年龄。
男女体力上差别比较大,而且女性上年纪之后大部分精力和体力下降速度明显快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