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阐述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区别

宝宝妈妈2023-04-08  51

干啰音与湿罗音的区别如下:

一、干啰音

干啰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有“音乐性”的呼吸附加音。干啰音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和呼气相均可听到,但以呼气时为明显,其强度和性质易改变,在瞬间内可明显增减。

干啰音按音调的高低可分为高调和低调两种。高调干啰音又称为哨笛音,用力呼气时期音调常呈上升性,多来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因较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故又称之为哮鸣音。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发生在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啰音,不易听到。

二、湿啰音

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湿啰音是肺部听诊时重要体征之一。

湿啰音为呼吸音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呼气时终末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分类:

1、粗湿啰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于吸气早期。

2、中湿啰音:发生于中等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中期出现。

3、细湿啰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

4、捻发音: 极细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多在吸气终末听及。

扩展资料

干啰音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内异物,以及心源性哮喘等。

湿罗音是肺与支气管病变的表现,湿罗音散在性分布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水肿;在两肺底分布,多见于肺淤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一侧或局限性分布,常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肺出血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湿罗音指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特点:湿罗音为呼吸音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年出现,于呼气时或吸气时终末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分类:

1,

粗湿罗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于吸气早期。

2,

中湿罗音:发生于中等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后期出现。

3,

细湿罗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

4,

捻发音:

极细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多在吸气终末听及。

干罗音病理和湿差不多,但是发出的声音是咆哮音

(1)干性罗音:发生于较大支气管者,称为鼾音,特点是音调低、响度大;

发生于较小支气管者,称“笛音”或“飞箭音”,特点是声音尖锐、短促、音调高;

若“笛音”满肺野均可听到,则又可称为“哮鸣音”。

干性罗音在呼气或吸气时均可听到,但以呼气时更为明显。

其音调与部位有易变性、不定性等特点,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增多或减少,多由支气管炎所引起。

如为哮鸣音,则多是由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所致。

(2)湿性罗音(又称水泡音):呼吸时,气流通过含有稀薄的分泌物的气管或支气管时,使分泌物形成水泡并迅即爆破而产生的声音。

水泡音有大、中、小之分(或称粗、中、细湿性罗音),分别产生于大、中、小支气管内。

大水泡音,音强而调低;

小水泡音,音弱而调高;

中水泡音介于二者之间。

小水泡音,最细者犹如捻发时所产生的声音,称为捻发音。

湿性罗音可以弥漫于全肺,也可以局限于肺的某一部位,吸气与呼气时均可听到,但以深吸气时更为明显。

临床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淤血、肺水肿及支气管扩张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1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