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毛病的原因不同。
口腔方面的小毛病。
牙齿,有小黑点,就是龋齿,俗称蛀牙,平常真的太爱吃糖了,这两天还掉了一小片,真的是吓到自己了,吓到失眠,然后第二天看牙医,补了一下碎小片和小黑点钻了个小洞,填补了一下。
总之,以后要爱护牙齿,早晚好好刷牙,然后吃东西就更要注意了,冰的,烫的,不能吃,更不能交替着吃刺激牙齿,甜的酸的也要尽量少吃,饭后漱口。也要刷舌苔!
口腔溃疡,这个真的是反反复复,差不多每个月都要上火,而且大多是大姨妈要来的时候,然后一查才知道牙膏也是凶手之一,牙膏中含有SLS(它有很多名字,其中一个就是月桂醇酯酸钠什么的)起泡剂。
我去药店看了一下,每一款牙膏都含有这个东西,最后在网上买了一款外国的儿童牙膏,不怎么起泡沫,好多人会不习惯,但真的对比较敏感的口腔是一种保护。
头晕眼花,有点贫血,吃菠菜。
被蚊子咬好大的包,肿一大片,两个人一起手拉手出去,每天回来发现自己被咬了两三口,别人没事。很烦躁的……除了防蚊的东西喷一喷,抹一抹止止痒之外,血液偏酸性招蚊子,多吃碱性食物。好像补充维B也管用,另外缺维B也是口腔溃疡的一个原因。维B和C不能一起吃,维B只能在身体里存半天,多余的就会被排出去,维C会长期保存,都是水解的,会相互影响吸收。
身体机能在退化,身体器官在老化。身体素质越下降了,感冒一些不适的症状相继找上门来。形形色色的时代,遍布着我们每个人的轨迹,却都如时间的齿轮碾过般的悄然无声。生活像一台精密无比的秤,少一丝性情,多一份公平。
近来,一道小学的数学题:“五个饼,分兄弟四人,怎样分才最公平合理?”引起网上热议。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可以分妈妈一个。”一字一句无不流露着对母亲的爱;一个眼神,一个举动,无不显露着孝心与纯真。短而简单的七个字却是对情感最好的诠释。
孩子的答案在我看来是这道题的正解。“分给妈妈一个”无疑不是最简便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题目中那个“最公平合理的方法”的“最”字也便显现着显现的尤为独特。若以情为重者,既不扣分,又与此题满分;若以题若以为重者,则此题零分。题象征着法,规则与约束。只有有舍有得,才能决定这杆秤的公平与否。
观世之变化,视人之同异,情与法能否得兼?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情与法亦不可得兼,也只有舍情取法,或舍法取情,才所能在其标准上追求一个相对的公平罢了。这道题引发争议的原因,也莫过于此了吧?
一曲慈溪水,千秋孝子名。汉朝孝子董黯。他待母至孝,其母身患疾病,董黯只因听说大隐溪的溪水有奇异之效,对母亲的身体有益,就往返挑水,如此数日,后移至溪边居住。有一日,邻居王母携其子趁董黯出门侮辱殴打董母。董黯得知后怒火中烧,但董母相劝,也便依言作罢。但没过几个月,董母便去世了。董黯当即持斧杀王母之子,遂至官府投案自首。这是让官府也极为难办。汉帝听闻,重其道德,释其无罪。这便真是贺知章笔下的:“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情与法的纠葛,早已步入了这世间的纷纷尘尘。
古有董黯孝子为母复仇,今有施剑翘为报父仇刺杀孙传芳,无一不彰显了每个时代对于情与法的平衡得间的矛盾。唯懂舍,知舍,善舍,舍去情义,方可追求公平;舍去性情,方能追求平衡。在人生的这杆秤上,放下主观情感上予你的多余之重,以内心的公平成全现实的公平。有时,舍也是得,得亦是舍,这便宛如这个复杂又庞大的社会的真实缩影。在矛盾之间追寻云深不知处的那一抹悠然;在喧嚣的市井生活中追求那超凡脱俗的一袭宁静;在情与法中,舍得自若,活得自然……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情与法好似一朵双生花,交织在一起,重叠之隐匿,交融于无形。这一道题也正是如今社会的缩影,回味斟酌,似酒之辛辣、醇香,似眸之清澈、明亮。
谓我言之,取舍皆有其理。我更愿情遍天下,予以此题满分,半途余生,取舍有度,以求天下公平定;万物浩渺,以求两全,半生取舍赢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