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记载的最悠久的健身方法。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乃是了解汉代导引发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导引图》中有彩绘的44个各种人物做各类导引的形象。每个图象均为一独立的导引术式,图侧并有简单的文字标出名目。这幅《导引图》充分反映了当时导引术式的多样性。从导引的功能方面看,既有用于治病的.也有用于健身的。从肢体运动的形式看,既有立式导引,也有步式和坐式导引;既有徒手的导引,也有使用器物的导引,既有配合呼吸运动的导引.也有纯属肢体运动的导引,此外,还有大量摹仿动物姿态的导引。当今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导引图》中大抵也能见到也可以说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体操图样。
2、太医令巢元方(中央医院院长,相当于国家卫生部部长)发表《诸病源候论》一书。书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症候变症,是中华医学史上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部中医病理学专著。全书共分五卷,六十七门,二千零三十九论。为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以来最重要的医学著作。此书不同于前人之处在于,全书基本不涉及方药,只在每论末尾写上“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一笔带过。 相反,全书共载“养生方”或“导引法”289条,213种具体方法。可以说巢元方是集前此数千年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也是今日“医学气功学”最早的领路人。
3、道家导引术
“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熊经”“鸟伸”等术势。如《庄子•刻意篇》里记载:“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以好也。”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的40多种姿势,便是先秦导引术的总结。 早期的导引实际上包括了气功和按摩,隋唐以后,气功、按摩逐渐从导引中分离出来。
导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历代皆有发展,代表流派如周代王子乔始创的赤松子导引法、唐代髙僧鉴真所创的鉴真吐纳术、宋代高僧广渡始创的广渡导引术和清代曹廷栋创设的老人导引法等。导引属于中国传统的养生运动,它不同于现在的某些以展示人体极限能力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