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风沙作用

宝宝妈妈2023-04-04  153

风沙作用是指风沙对地表的作用。风将沙粒吹离地表,使砂粒以悬移,跃移和蠕移等方式被气流搬运;再堆积到地面上的过程。 风及风携带的沙(风沙流)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统称为风沙作用,包括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1)风沙作用

风挟带沙粒沿地表流动时对地面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过程称风沙作用。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或风成地貌。风的作用以干旱地区最为活跃,因此那里的风沙地貌也最普遍。世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干旱区(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和温带干旱区(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但是,在非干旱地区,只要有丰富充足的沙源,平坦裸露的地表和一定强度的风力,也能形成各种风成地貌。特别是在古河道(如我国豫东平原的黄河古道)和现代沙质海岸(如我国北戴河海滨),常可见到沙丘分布。

地表特征、风动力状况是风沙作用及形成风沙地貌的基本条件。平坦的地面以及开阔的内陆盆地,有利于气流的运行;同时往往堆积有比较丰厚的碎屑物质,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大部分布在广大的内陆盆地中。干旱区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土质干燥,地表植被稀疏或完全裸露。因此有利于气流对地面的直接作用,从而引起沙粒的吹扬和沙丘的移动,使地面受到风沙的侵蚀。风沙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点:即有丰富的沙源,还要有强劲的风力。干旱地区风的强度和频度都较大,例如我国西北受蒙古高压的影响,盛行强劲的西北风;另外,干旱地区由于地面裸露,受强烈的日照后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因此易出现强烈的狂风。这些都为风沙地貌的发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风沙流

wind-drift sand

当近地面的风速大于每秒4米时,0.1~0.25毫米粒径的沙粒就能被搬运形成风沙流。通常,被风吹扬的沙粒的颗粒大小和风速成正比。风沙流中的含沙量与高度有关。据观察,风沙流中的绝大部分沙粒都在近地表10厘米以下,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多。风沙粒的运动方式有3种:①<0.2毫米的沙粒在风速每秒5米时,呈悬浮状态移动称悬移。②气流中飞跃的颗粒,降落时碰撞地面而产生的回弹称跃移。③跃移颗粒对地面较大颗粒冲击后,缓缓向前移动称蠕移。

风沙流

风成沙在风力作用下的移动现象。风携带各种不同粒径的沙粒,使其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距离的位移称风的搬运作用 。

不知道哪个是你想要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49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