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伤于寒,即病为伤寒,不即病,寒邪藏于肌肤,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中的“不即病”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4-02  30

冬季被寒邪所伤,程度重的当即表现为伤寒的症状,程度轻的没有马上得病表现出疾病的症状,但寒邪已经侵入肌肤。等到春天的时候,可能发为温病,到夏天的时候可能发展为暑病。

病有感而即发,也有伏而后发。上一个网友的答复是对的。

“冬不藏精”意思是冬天不收藏精气。

“冬不藏精”需要结合全句理解,这句话出自先秦至汉黄帝所作《黄帝内经》,全句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意思是:如果冬天不能收藏精气,则春天的时候,正气不足,就很容易感染温病。即所谓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藏精,就是贮藏精气,以达到养精蓄锐、敛阴护阳的目的。精是人体的生长发育,保证健康的根本,所以固护精气,是非常重要的。

这句话意在说明冬季养生、保护身体精气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冬季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

1、睡觉前,用温水泡脚,用力揉搓足心,除了能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作用。

2、饮食:在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在蛋白质、高糖和脂肪这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时的需求水平,热量增加部分靠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

3、冬令进补必须按照“春夏补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进行,视机体阴阳的盛衰而进行调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阴气不足者,则宜食鸭肉、鹅肉。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新闻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教你立冬养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48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