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经常出血怎么办?会是什么症状呢?

宝宝妈妈2023-04-02  46

引起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分为局部性原因和全身性原因两种。局部性原因引起的牙龈出血常见于牙龈炎或牙周炎病人,另外牙龈增生也可引起牙龈局部出血。全身性原因主要是指血液病等。在人的牙龈边缘和牙齿之间有一条浅浅的牙龈沟,当口腔不清洁时,牙龈沟内常会堆积许多已经腐化变软而且带有黏性的食物残渣,其中混有大量的细菌,形成软性牙垢。日久之后,再加上唾液中分离出来的矿物质沉积在牙垢中,就会形成坚硬的牙结石,又叫“牙石”。这些软性牙垢和硬性牙垢(即牙石)不断刺激牙龈,加上细菌的不断侵袭,就会造成牙龈发炎,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缘溃烂,只要稍加碰撞,就会引起出血。除了牙龈炎会引起牙龈局部出血之外,牙龈增生也可引起牙龈局部出血,有些青年人由于口腔不卫生而引起了牙龈肿大、隆起,用手指压牙龈时有一种较软的感觉。这种增生的牙龈,有的可以覆盖牙面1/3到1/2,可将牙垢、牙石盖在增生的牙龈下面,从而引起经常性的牙龈出血。服用治疗癫痫的药物等也可使牙龈增生。牙龈出血的另一类原因是有些人喜欢用大头硬毛牙刷刷牙,特别是横刷法更易造成局部出血。还有不恰当的使用牙签、镶有不合理的假牙、龋洞边缘锐利的刺激以及有嵌塞的硬性食物残渣等等,也可以引起局部牙龈出血。在同样的条件下,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人由于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渗透性强,在比常人遇到上述刺激后更易出现牙龈出血。如果多吃蔬菜,可以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牙龈出血者中,另有一部分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这类牙龈出血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之一,比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等。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后期,可引起凝血机能低下或严重贫血,也可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这类疾病有肝硬化、脾机能亢进、后期肾炎、播散性红斑狼疮等。另外,牙龈出血还是坏血病的一个突出症状。

早晚两次刷牙,是许多人都会按律执行保护牙齿健康的习惯。时常有人在刷牙的时候碰到过牙龈出血的情况,大多人在这时候往往都匆忙结束刷牙,也并不会太在意。偶然一两次的刷牙出血可能是刷牙用力过猛导致,那如果经常性的牙龈出血又是怎么回事呢?

经常性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

刷牙时如果碰见一两次出血,大多人可能都不会太注意,而如果经常性地出现牙龈出血,这可能不仅仅是口腔疾病,还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于丽娜副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介绍了关于常见的牙龈出血的原因:

1、牙周疾病导致出血

经常性出现牙龈出血,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牙龈缘之间的食物残渣、软垢,平时清洁又不到位,随着时间久了慢慢堆积钙化形成牙石,导致牙龈的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炎症出血,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常见是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导致,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洗牙或做牙周治疗等措施,可以及时控制症状。

2、营养不均衡

如果口腔卫生已经做得很好了,依然有牙龈出血的情况出现,那么可能与自身的营养吸收情况有关。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都有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的症状出现。这时候应该多吃些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出现的也比较少见了。

3、全身性疾病导致出血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值得重视,当患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时,如白血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时,也会产生牙龈出血的症状,这也是大多人不愿意听到的情况,但如果是这种原因出现的牙龈出血,需要及时到相应的内科诊室治疗。

建议,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时,如果自己不能够准确去判断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的牙龈出血,那么应该及时去医院需求专业的口腔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不要自己盲目听信网上不正确的偏方,应该把治疗计划交给医生来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其次,要定期洗牙,一般情况下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清洗一次牙齿,防止牙石堆积;最后,要养成定期检查口腔的习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48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