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苌楚,猗滩其枝,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4-01  53

释义:

洼地有羊桃,枝头迎风摆。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知好自在! 洼地有羊桃,花艳枝婀娜。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家好快乐! 洼地有羊桃,果随枝儿摇。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室好逍遥!

出处:《诗经·国风》·《桧风》

原文: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解释: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重点字词:

1、桧(kuài)风:即桧地的乐调。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2、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蔓生植物,今称羊桃,又叫猕猴桃。

3、猗(ē)傩(nuó):同“婀娜”,茂盛而柔美的样子。

4、夭(yāo):少,此指苌楚处于茁壮成长时期。沃沃:形容叶子润泽的样子。

5、乐:喜,这里有羡慕之意。子:指苌楚。

6、华(huā):同“花”。

7、无家:没有家庭。家,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

8、实:果实。

9、无室:没有家室拖累。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自叹不如草木快乐。如果只着眼文本,就诗论诗,其内容并不复杂隐微,甚至可以说是较简明直露,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羡慕羊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

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但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从此诗企羡草木无知无室的内容观之,诗人必然有着重大的不幸,受着痛苦折磨,才会有“人不如草木”之感。

全诗三章,每章二、四句各换一字,重复诉述着一个意思,这是其感念之深的反映。第一章从羊桃的枝条说起,羡慕其无知而又无忧之乐。首两句起兴,先从客观外物入笔,“隰有苌楚”即是说宽广的沼泽地带长满了羊桃呈现一片繁盛的景象。

然后彼而此起,从羊桃而联系人的思想。人在乱离时期,受尽生活的折磨,感到生无乐趣,而看到羊桃的“猗傩其枝”,总不免产生羡慕之情。

而羊桃似乎又有意挑逗,将枝条长得“夭之沃沃”,以炫耀其美丽,因为植物是见其华美而不见其忧愁,而人在“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乐记》)的时候,就会深感其乐并“乐子之无知”。这是因为植物只有生长之灵魂而人却有理性之灵魂,两者所差异,形成如此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桧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国风

苌楚:藤科植物,今称羊桃。

扩展资料:

出处:《诗经·国风》·《桧风》

原文: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原文解释: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48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