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2有多种如:吸收 t1/2Ka,消除 t1/2,分布和消除混合的 t1/2(也有说法认为就是独立的分布相的t1/2)。由于吸收时采样点较少,因此 t1/2Ka难以准确计算。其中以消除 t1/2最为重要,就是通常所称的半衰期。静脉给药无吸收 t1/2Ka,只有非静脉给药才有吸收 t1/2Ka
在DAS中,房室模型:一室模型消除半衰期表示为 t1/2
二室模型有 t1/2α、t1/2β,前者为药物分布半衰期,后者为消除半衰期
三室模型有、t1/2α、t1/2γ,前二者为药物分布半衰期,t1/2γ为消除半衰期
非房室模型:统计矩 t1/2z为消除 t1/2
其中药代数据中的消除半衰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的最普遍,有意义的半衰期!
只有符合一级动力学的化学反应才具有稳定的半衰期数据,与核衰变不同的是,化学反应的半衰期数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反应,当温度上升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升高,半衰期会相应缩短,反之则会延长。对于一些反应,确定反应的半衰期与温度的关系,会有助于预测反应机理。
非一级动力学反应的半衰期会随着起始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时检测反应体系浓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半衰期与起始状态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和表观速率常数。
AUC:零阶矩曲线下面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MC:一阶矩曲线下面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乘积对取样时间作图所得零到无穷大时间内曲线下面积。
MRT: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