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温为37、5~38、5℃,在外界温度为15~25℃时,其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生理的最低水平,当所处的环境温度升至接近体温时,犬表现为张口伸舌,喘式呼吸,增加唾液分泌。
人与犬视觉的相异处在对光的反应上,人眼对造成各种色彩的三原色(红、绿、蓝)有反应。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眼科副教授DennisBrooks博士说,狗的视觉和人的视觉不同;狗无法像人一样分辨各种色彩。
狗能够分辨深浅不同的蓝、靛和紫色,但是对于光谱中的红、绿等高彩度色彩却没有特殊的感受力。Brooks博士的研究显示,红色对狗来说是暗色,而绿色对狗来说则是白色,所以绿色草坪在狗看来是一片白色草地。
功能特征:
犬的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眼瞎的狗可以利用鼻子生活的像正常犬。犬灵敏的嗅觉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
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敏感度会因味道的种类而有所差别,狗发现气味的能力是人类的100万甚至1000万倍,分辨气味的能力超过人的1000多倍,可以分辨出大约2万种不同的气味,经过专门训练的优秀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狗
这主要取决于你对这片土地的管理。红薯也可以连续种植。连作地种植红薯一定要施足肥,注意追肥。红薯生长发育,非常善于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如果在种植过程中基肥和追肥不足,土壤养分就会枯竭,土壤肥力就会下降。如果将红薯种在下一季,常规肥料是不够的,会影响红薯的生长发育,影响产量。在农村,人们说红薯喜欢“拉底”,为什么。归根结底,红薯种植吸收肥料的速度非常快,吸收和利用了大量的养分,将肥沃的土壤变成了贫瘠的土地。因此,每年种植红薯时,施肥要充足,以有机肥为主,如家禽畜禽粪便、各种草杂草、植物灰、饼肥等有机肥,使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富含腐殖质,且保养良好。土壤肥力保证了农作物每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
扩展信息
一、育苗方法
红薯的育苗需要在移栽前2个月进行,即春马铃薯1月下旬开始育苗,秋马铃薯6月中下旬开始育苗,初冬马铃薯8月上中旬育苗。可一次育苗或分批繁殖。
每年都进行苗木的选育,净化。应选择无病毒病和疮痂病、品种相同的田间种子。选择中等大小的种薯,长而均匀,没有脊线,笔直,光滑,没有病害、虫斑和疤痕。将种薯用1.0%硫酸铜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Bt、白僵菌等有机生产允许的生物制剂浸泡种薯2小时。最好用纱布在没有昆虫的温室中繁殖。无病毒疫苗。
苗床基肥要适量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炼有机肥500~1000kg,矿质钾镁肥50kg。播种前,用石灰硫磺混合物或石灰对苗床或无菌棚进行消毒。
2、苗木管理
甘薯幼苗育苗期间,应根据苗情况适时追肥,施肥应经有机认证或有机认证机构认可(NPK总养分含量≥6%,有机质含量≥ 40%),育苗期追肥总量为667平方米。大米一般为250kg。在第一个“红芽”期,一般施薄肥和水;当苗高10~13厘米时,可进行二次追肥。每次施肥后,应将幼苗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肥料粘在幼苗上,造成烧苗。
土培可分2~3次,苗高10cm左右,可进行第一次土培,每7天进行二次土培,总土培3~5cm。土壤栽培,最好选用肥沃疏松的细土,掺有焦炭灰或腐熟的堆肥,均匀撒入苗床。土培可结合施液肥,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与苗基紧密结合,利于早生多新根。
种植后每15天喷洒Bt等有机许可生物制剂和300倍茶糠水,并喷洒一次草木灰;并在苗床周围或育苗棚外放置性激素陷阱。
苗床管理还应采取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夜间盖草帘,床温保持在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防止高温灼伤。膜内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注意保暖。
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促进高温发芽,防止病害和出苗。如果苗床太干,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水。出苗后注意苗床湿度。苗床发白时,及时浇水,润湿床土,撒薄肥水,促进马铃薯幼苗生长;苗床过湿时,及时揭去地膜并通风。
3. 肥水管理
红薯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求量随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氮肥在茎叶生长期吸收较多,块茎膨大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期吸收较少,在根膨大期吸收较多;从种植到收获,钾肥的吸收量大于氮、磷。块茎肿胀期更为显着。因此,红薯的施肥要围绕这个特点进行,N:P:K=5:6:20。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红薯有机种植,禁止使用任何化肥。以基肥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结合整地和垄作施用。
金龟子是苹果树上普遍发生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类害虫。我国北方苹果产区最常见的是白星花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铜绿丽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1)白星金龟子白星金龟子主要危害苹果果实,当果实近成熟时,以成虫群集于果实伤处,食害果肉。
成虫体长16~24毫米,椭圆形,全身黑铜色,具有绿色或紫色闪光,前胸背板和鞘翅上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腹部末端外露,臀板两侧各有3个小白斑。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7~2.0毫米,乳白色。幼虫体长24~39毫米,头部褐色,胸足3对,身体向腹面弯曲呈“C”字形,背面隆起多横皱纹。蛹为裸蛹,体长20~23毫米,初为白色,渐变为黄白色。
白星金龟子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5月上旬出现,发生盛期为6~7月,9月为末期。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化性,飞行力强。成虫寿命较长,交尾后产卵于土中,幼虫在土中生活。(2)苹毛金龟子苹毛金龟子主要在苹果树花期,以成虫取食花蕾、花朵和嫩叶,发生严重时,将上述部分吃光。
成虫体长约10毫米,卵圆或长卵圆形。除鞘翅和小盾片外,全体密被黄白色茸毛,头胸部古铜色,有光泽,鞘翅为茶褐色,半透明,有光泽,由鞘翅上可透视出后翅折叠成“V”字形,鞘翅上有纵列成行的细小点刻。卵乳白色椭圆形,长约1.5毫米。幼虫体长约15毫米,头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各节皆有横皱纹,无腹足。蛹为裸蛹,初乳白色,后变为淡褐色,羽化前为深红色。
苹毛金龟子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春3月下旬开始出土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重,5月中、下旬成虫活动停止,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发生期,8月中、下旬是化蛹盛期,9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不出土,在土中越冬。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3)铜绿金龟子铜绿金龟子以成虫取食芽、叶片成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发生严重时,仅留叶柄或粗脉。
成虫体长约20毫米,长椭圆形,全身背面为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密布刻点,两侧近边缘处为黄色,鞘翅淡绿色,有光泽,上有5条纵隆线,中部3条明显。卵乳白色椭圆形,长约2.0毫米,表面光滑。幼虫体长约30毫米,头黄褐色,体乳白色,背面隆起多横皱纹,身体向腹面弯曲呈“C”字形。蛹为裸蛹,初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
铜绿金龟子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春3月上旬到表土层,5月老熟幼虫化蛹,5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危害盛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同时也为产卵盛期。卵散产于表土层中,幼虫孵化后移至深土层越冬。成虫具假死性,有趋光性。(4)黑绒金龟子黑绒金龟子在苹果树刚发芽时,以成虫取食嫩叶、芽及花等,特别是苗木及幼树受害严重。
成虫体长8~9毫米,卵圆形,全身黑色,有天鹅绒状毛及光泽,触角小、赤褐色,前胸背板上密布许多刻点,鞘翅上具纵列刻点沟9条,臀板三角形,宽大具刻点,足黑色。卵乳白色椭圆形,长约2.0毫米。幼虫体长约15毫米,头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腹部末节腹面约有28根刺,排列成向前的横弧列。蛹为裸蛹,体长8~9毫米,初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
黑绒金龟子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春季4月开始出土活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盛发期,5~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在10厘米深的土层内,8月中旬至9月下旬老熟后化蛹,羽化后不出土,在土中越冬。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
人工防治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清晨或傍晚振树捕杀成虫;对于趋光性的铜绿金龟子,设灯光诱杀成虫;对于趋化性的白星金龟子,用小口容器盛腐熟烂果,加少量糖蜜,挂于树冠间,诱杀成虫。在苹果树施有机肥时,捡拾幼虫和蛹。药剂防治在成虫出土前,树下施药,可用25%辛硫磷微胶囊100倍液处理土壤。在发生严重时可用菊酯类、无公害可用的有机磷类农药1500~2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