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信息传递的特点是什么?

宝宝妈妈2023-03-16  63

突触信息传递的特点 是什么呢?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道跟突触信息传递的特点相关的例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电突触传递兴奋的特点:

A.双向性

B.低电阻

C.快速

D.需要化学递质的参与

【答案】D。解析: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该通道允许带电离子和许多有机分子从一个细胞的胞质直接流入另一个细胞的胞质,具有双向性、低电阻性和快速性的特点。

关于突触,常见的考点如下:

考点一:突触的分类

突触有两类,其一是电突触,其二是化学性突触。

考点二:电突触特点

双向性、低电阻性和快速性。电突触特点“双向性”是指动作电位可以直接通过连接蛋白从一个细胞到达另一个细胞,也可以从另一个细胞反向传出由于依靠蛋白质直接传递信息,所以电突触传递“电阻小”而“速度快”。

考点三: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组成和类型

化学性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其组成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化学性突触有两类,其一是定向突触,其二是非定向突触。其中,定向突触又包括轴突-胞体式、轴突-树突式及轴突-轴突式三种。

考点四: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影响已释放递质清除的因素和影响受体的因素。

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开放,会引起钠离子通道正反馈式的开放,从而诱发动作电位。兴奋型神经递质:通过打开钠离子通道,使膜电位降低为负,刺激突触后膜。抑制型神经递质:通过打开钾离子通道,使膜电位变得更低,抑制神经脉冲传递。

突触发生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和突触后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之间。轴突的末端有许多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化学物质和线粒体(提供ATP来制造更多的神经递质)。突触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实际上并没有接触到,因此神经脉冲不能直接传输,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传播。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③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④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⑤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⑥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45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