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水灵灵的大眼睛是宝宝向妈妈们传达信息的良好通途,可是怎样去呵护宝宝脆弱的眼睛呢?
先天性眼疾
常见的先天性眼病有先天性小眼球、先天性视网膜脱离。先天性夜盲和先天性白内障等。
准妈妈在怀孕时感染了某种急性传染病,尤其是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风疹、流感等,或缺乏某种营养素、钙代谢紊乱、近亲结婚等原因,都可能会造成宝宝出生以后先天性眼疾。
准妈妈应该做到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体检,在怀孕期间尽量远离污染的环境,避免传染病,不滥用药物等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先天性眼病的发生。
急性卡他性结膜(红眼病)
宝宝经常揉搓眼睛;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里流出。早上醒来时,睫毛被分泌物粘住不能睁眼。
宝宝在婴幼儿期间,免疫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不能正确识别有害细菌是“异己细胞”,细菌可以通过宝宝的小手、用品、饮用水等多种媒介传播。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即能解决问题。还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化脓性眼炎
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两眼可见大量黄色黏稠的分泌物,擦之不净。
在鼻泪管的形成过程中,泪道原基上管下口开通,至出生时仍有30%~73%鼻泪管未开通,出生后3~4周多可自行开放。对大多数单纯鼻泪管阻塞,采用抗生素药液加压冲洗泪道结合泪囊按摩的方法可以治疗。
弱视
宝宝的眼球经检查一切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即使戴矫正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孩子所属年龄应有的视力时,可确诊为“弱视”。
宝宝的视觉发育没有达到成人水平,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出生后前几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线刺激视网膜黄斑部,视觉发育就受到影响,就会造成弱视。
弱视眼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是遮盖疗法。单眼弱视可遮盖健眼,每周放开一、二天,双眼弱视可以交替遮盖双眼。
麦粒肿
起病早期眼睑沉重微痛,1~2天内疼痛加重并出现眼睑红肿,轻轻触摸发现有硬结,4~5天后皮肤面可见黄白色脓肿形成,溃烂后脓液排出。
由于宝宝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如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
发现眼睑红肿疼痛的早期,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脓肿形成后,需切开排脓,不要挤压,以免把感染扩散到血液循环中,产生严重后果。
倒睫
婴儿的倒睫主要症状是下眼皮上的睫毛向眼珠上倒,宝宝睁眼合眼时睫毛扫着眼珠(妈妈从侧面容易发现),常引起眼睛怕光,流泪发红,疼痛,有异物感。
宝宝倒睫主要发生在下眼皮的中内1/3处,大多由内眦赘皮引起。有些宝宝是因为眼皮内的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而引起。
轻度的内翻倒睫,可以随年龄增长逐渐自愈,故不宜急于手术治疗。如果宝宝已2~3岁,倒睫严重,对眼球有刺激症状,那么,就应该用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