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常规电影《罗拉快跑》,我将从6个元素进行评价。
第一个元素:枪在第一个段落中曼尼持枪抢劫超市,罗拉被迫持枪协助曼尼第二个段落中罗拉持枪挟持父亲抢了10万马克。两个段落中罗拉和曼尼都持有手枪,导致他们其中一个必须死亡,这并非巧合,也不是连锁反应的结果。首先,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可以选择解决事情的方式。其次,枪本身就是暴力的象征,通过暴力来实现目的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此,枪对于罗拉和曼尼来说是劣势因素,他们应该加以避免和消除。所以,在第三段中唯一持枪的曼尼把枪送给了流浪汉,两人得以活命。
第二个元素:门和警卫门是从一个空间通向另一个空间的载体,影片中罗拉打开房门预示着游戏的开始。罗拉到达银行要见到父亲必须过警卫的那一道密码门。密码是权限的设置,表示不能强行进入,而警卫却给罗拉打开了方便之门,罗拉的抢劫同样是强行进入设置密码的房间,这就注定了罗拉前两次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警卫在影片中扮演的是黑暗的角色,他两次开密码门,致使罗拉陷入困境。
所以,设置密码的门和警卫对于罗拉来说也是劣势策略,她要避开警卫,同时不能强行进入密码门。在第三段中警卫走出银行,对站在门口的罗拉说“你总算来了”。此时,罗拉以抗争的眼神看着他,使他感到局促不安。从这里再次证明强闯密码门是劣势策略。
第三个元素:罗拉的尖叫尖叫是罗拉的优势,在前两个段落中,罗拉用尖叫分别“镇住”曼尼和父亲。因此,在第三段中她将尖叫应用在赌桌上,并成功赢得10万马克。
第四个元素:救护车救护车是运送和应急抢救病人的交通工具,有挽救生命之意。在第三段中罗拉跳上救护车“挽救”了因心脏病突发进行抢救的警卫的生命,暗示人要有宽容的胸怀去原谅那些对你实施过某些不良行为的人。
第五个元素:老太太和盲人妇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还有两个关键性或者成为戏剧性人物,一个是推婴儿车的老太太,另一个是电话亭旁的盲人妇女。
老太太在第一段落中给罗拉看表,告诉她时间第二段落中是老太太向奔跑中的罗拉询问时间,而第三个段落中却没有出现。因此,老太太是时间的“化身”,她的两次出现暗示罗拉的失败,注定罗拉和曼尼必须有一个死亡。所以,罗拉要避开与她的正面接触,也就是不再局限于时间紧迫的观念。
在第二段落中曼尼走出电话亭时盲人妇女消失了,注定曼尼的死亡。盲人妇女是曼尼的“守护者”或者“贵人”,她的“任务”就是帮助曼尼认出拿走钱袋的流浪汉。因此,罗拉实现目标的优势策略就是要改变与偷车男孩相遇的方式,从而确保盲人妇女成功“指引”曼尼追回钱袋。
罗拉快跑中使用快速剪辑可以提高画面紧张感,快速的剪辑节奏,既符合影片本身的需要,同时也表现了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混乱感。
罗拉快跑的镜头用快速定格跳切的手法,把一幅幅不同的画格组接在一起,让观众看到了一系列时间碎片中的人的命运,时间碎片中有不测,但又有很多凑巧的机缘。
影片罗拉快跑中,运用到了许多蒙太奇的元素。最为明显的是照片蒙太奇:罗拉跑步时所遇见的人的一生用照片简要的记录了下来,快速的相片似的闪过。导演大胆运用“照片蒙太奇”,用一组按照一定顺序的照片,在几秒钟之内就表现了一个人的以后的人生。
罗拉快跑的剪辑运用
罗拉在跑步途中,出现了多次的平行蒙太奇,如罗拉父亲与情人在银行的办公室里的偷情对话,第三段里开车的梅耶先生在与罗拉相遇前的车行镜头以及骑车男子与乞丐在冰淇淋店相遇交易的场景,这些平行蒙太奇丰富了影片信息量、加强了影片的节奏;
罗拉快跑前在家中与男友电话完后,脑中加速回忆和闪念人物的画面,在这组快速闪过和循环的镜头中,配合激烈动感的音乐,把主人公罗拉此刻异常紧张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的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罗拉的尖叫是影片中的亮点,而重复的出现了三次,更加鲜明的表现了罗拉的个人形象以及突出了罗拉此时作为一个女子最弱小无助所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的无奈和反抗。
二维动画 是因为配合电影开始的动画片头,并且里面有很多跳跃镜头女主人公办不到。之后大街上的不同镜头则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不同的长短镜头缓解了观众对其长时间奔跑的审美疲劳,其次也有利于塑造女主人公的潇洒形象。
此片是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