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1-30  180

歇斯底里是指情绪表现的过于激动,一般是在受到巨大刺激之后才会发生,源自英语“hysteria”癔症的音译,又被称为底里歇斯,是发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研究,常用来形容女性焦虑和发泄。

歇斯底里是什么意思?

歇斯底里经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极短的情绪,表现为情绪失控,行为异常,一般都是受到过重大打击或者剧烈精神刺激的人才会出现。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著作《癔病研究》中,将歇斯底里归纳为一个癔症病人所有情绪和行为上的异动。

歇斯底里病最早是子宫在腹内游走引发的疾病,在古希腊希罗多德的书中就曾被提到,当时的人们因为迷信宗教,将患有这种病的女人看做是魔鬼,后来医生采取了切除病人子宫的方式来治疗,后来人们就用来形容一个人情绪激动,行为异常。

歇斯底里症的表现

歇斯底里症也就是癔症,常发于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

1. 大哭大闹,大多数带有演绎和幻想的色彩,常常会喜怒无常,可能一会哭一会笑。

2. 出现痉挛和抽搐:出现脸部抽搐,口吃,严重的还会出现类似癫痫的震颤。

3. 感觉功能障碍:会无故的感到喉咙有东西,或者称自己耳聋,眼睛看不见等。

歇斯底里

成语解释: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成语出处:当代·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

成语繁体:歇斯底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歇斯底里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反义词:镇定自若

扩展资料:

近义词:镇定自若

成语解释: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成语出处:当代·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镇定自若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很镇定。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镇定自如

反义词:慌里慌张

“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一般用于受过度刺激导致情绪失常。

词语发展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中的焦虑、防御机制、压抑、投射、否认、换置、合理化、隔离、理智化。一般用于形容女性焦虑与潜意识投射发泄。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歇斯底里研究》(又译《癔病研究》,与J.布洛伊尔合著,1895)中通过对一位病人各种特征观察和总结,把歇斯底里概括为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现指人兴奋极致或低落极致而表现出来的情绪。

扩展资料: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记载。“hysteria”一词,起源于“hystero”,即子宫。当时认为本病与子宫有关,是一种妇女独有的疾病,是由于性的过度刺激或压抑所致。中世纪时,西欧宗教迷信盛行,当时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体或女妖。

C.莱波伊斯指出本病的发病机理在脑而不在子宫。沙可将本病的症状学进一步系统化,指出本病的症状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并强调遗传体质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让内对歇斯底里的症状作了心理学解释,认为患者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心理综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离”,将本病的感觉脱失、瘫痪或遗忘等症状解释为由于相应的精神功能从意识中分离出去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38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