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关心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多说话,绝不能用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把暂时的抑郁抛在脑后。
1。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性格,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内向与否,要善于发现孩子性格的优点,给孩子自信。改变他们的想法是明智的。内向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能更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善于观察别人的心思,朋友不多但很稳定,等等。
2。不要贬低孩子,也不要乱贴“标签”,这样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从而否定自己,伤害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经常被骂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父母的暗示,承认自己素质差,慢慢失去自信。
3。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达欲望,当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被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当父母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时,让孩子来回答。不管答案对不对,父母都给我一些鼓励的话。
4。关注孩子每次的成功经历。成功的经历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就越强。
5。多表扬孩子。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行为被别人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内向的孩子。不像外向的孩子,他们需要的表扬应该是温和的,而不是咄咄逼人的,他们脸皮薄,害羞。
6。主动和孩子交流。内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少说话。这时,家长需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求,正确引导孩子说出对事物的看法,鼓励孩子通过语言和朋友交流。
7。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一个宝妈跟我抱怨她儿子不听话,成绩没有别人好,不懂礼貌,太爱捣乱等等。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不满,我却回答:“你孩子字写得好,你不知道吗?”她说,孩子们告诉我,他们的老师称赞他的书法很好。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忽略一些孩子的淘气,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8。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们面前。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父母不能表现出害怕和恐惧,因为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当你不怕前进的时候,孩子就会学会不怕困难的精神
9。家长不要做太多。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是家里的宝贝。父母总是以孩子太小为由,切断自己的探索。他们要适当放松,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多给孩子参与家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