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现实生活中,爱美的人士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所以对于美容护肤这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为大家分享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11、化妆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而且需求还会越来越大。目前化妆品需求旺盛,品牌多样化但处于市场低端的品类,由于技术含量低、品牌价值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出口转内销等,产能将严重过剩,所以美妆技术和美妆研究加持的品牌,才是以后美妆的高速公路。
2、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
3、同时,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更善于开发二、三线日化店渠道,迅速抢占二、三线城市大众市场。同时,为了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以及为了追求高端产品所对应的高利润率,国内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化妆品企业多管齐下实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建设,在巩固原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布局电商渠道,实现多渠道销售。
4、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5、未来化妆品研发技术质量和研发加持的品牌才是美妆的高速公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交电商的壮大,更为我国化妆品做大做强提供支持。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平台是新市场的风向标,但是还是要产品靠谱。只有靠谱的产品,口碑好的店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随着Z世代的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商家们纷纷都想吸引这群庞大的消费大军的目光。每个时代的消费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和特点,Z世代的个性更是充分凸显,他们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特性才能更加精准的抓住他们的需求点。Z世代是颜值即正义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因此他们更加重视自我形象的管理,所以护肤品成为他们的消费的一大重点。
护肤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丸美股份(603983)、华熙生物(688363)
本文核心观点: Z世代的开支占比、Z世代的护肤重点
1、Z世代的消费大军兴崛起
每一代的人群都有着专属于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熏陶出来的特点,各自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如今,有着新一代的消费大军开始涌现——Z世代,这群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们,受到全方位多元文化的熏陶,Z世代有着独特而又个性的身份标签。
随着年轻的Z世代们逐步迈入社会,围绕于Z世代的商业机遇便不断涌现,作为新消费人群的Z世代们消费能力毫不逊色,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Z世代人群约26亿人,OC&C《无国界的一代》调查数据显示,中国Z时代的开销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左右,全国Z世代总开支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
2、“颜值至上”是Z世代的主导消费理念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下,Z世代从小生长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物质条件优渥的他们拥有更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颜值相关支出占据了大部分。在线上,服装、美妆、鞋等与颜值息息相关的品类贡献了Z世代近五成的消费。
颜值为王,Z世代比90后提前10年开始护肤,护肤意识超前的Z世代们,已有不少人在搞“颜”究这条大道上成长为大触级别的理论家和实战家,而她们不断进阶的护肤需求,也在搅动瞬息万变的美妆护肤消费市场。
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发布的《Z世代“颜”究之道:—二线女性护肤进阶白皮书》中还提到,与其他代际相比,Z世代购买的护肤品种类更加丰富,从卸妆洁面到面膜眼霜,功能齐全,注重护肤的仪式感。
德勤发布的最新行业报告《零时差消费时代,品牌顾客体验竞争力研究—Z世代护肤人群篇》中得出,Z世代消费者最关注功效的结论,而抗衰老、保湿和维稳是占据Z世代时间份额的功效前三名。可以看出,仅满足基础功效诉求不足以打动Z世代,Z世代经常熬夜以及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相关,出现肌肤老化、肌肤状态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抗初老和维稳都是他们关注的功效。
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3据欧睿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996亿美元,近年来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占据全球化妆品市场份额1858%,排名第一,我国占据约14%,排名第二。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高达4777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高于全球。从人均化妆品消费来看,中国香港、日本和挪威排名前三,中国人均消费仅为5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空间广阔。
全球化妆品市场缓慢增长,美国占比第一
化妆品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美丽的需求而兴起的。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复合增速仅25%,其中2015年负增长713%,至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4996亿美元。
世界规模基数最大的化妆品市场是美国,2019年其市场规模达到92853亿美元,较我国多3428%,占全球市场的1858%。我国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占据约14%。世界第三位是同处于亚太地区的日本,其2019年的市场规模约389亿美元,占比约8%。
国内化妆品行业景气度高,体量大且增速快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超过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并保持全球最高增速发展。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9年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实现翻倍,由1845亿元激增至2019年的4777亿元,CAGR10%。
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
根据欧睿数据,全球最高的人均化妆品消费是中国香港地区,2019年人均消费了475美元。其次是日本,2019年人均消费了309美元。随后是地处北欧的挪威,2019年人均消费了299美元。美国虽拥有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但其人均消费只排在第七位,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仅消费50美元,仅是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11%、16%、17%和18%。
疫情后恢复迅猛,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受疫情影响,Euromonitor预计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078亿元,同比增长63%,2021年增速提升,此后恢复10-11%的增长。据此,前瞻预计到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9000亿元。
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美容美发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年修订版)(GB/T4754-2017)中属于理发及美容服务类别,指专业理发、美发、美容、美甲等保健服务。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涉及领域广泛的行业,包括美发、传统美容、医疗美容、教育培训、线上线下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美丽的诉求愈发强烈,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规模达到了35126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维持46%的复合增速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美容美发属于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就业人员整体年轻化,客户以女性为主体。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就业人口为270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3000万人。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初美容美发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是由于美容美发行业属于刚需行业,并且随着复工复产潮的到来,以及居家隔离时间的延长,消费者美容美发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美容美发机构也在疫情期间承受着租金和人力成本的损失。
2020年3月,微信发布的“复工者联盟”大数据显示,3月2日以来,美容美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其中,美容美发美甲服务的微信支付增幅高达356%,一跃成为复工后“最旺”的行业。
监管加强促行业规范化发展
美容美发行业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通讯后,居民的第五大消费热点,而且行业正处于稳定上升期。2020年美容美发行业未来发展将朝着“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加强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的联动,另外随着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压力加大,在美容美发细分产品方面,防脱发、护发产品将成为消费热点。预计2020年护发产品市场规模上升至5635亿元。
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美容美发行业一直没有放松监管,自2013-2015年,国家相继出台《美容美发单位化妆品日常监督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和《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对美容美发行业明确保护消费者权益之外,2020年6月,国务院出台《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指出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从整体上提升化妆品生产经营者的准入门槛,引导并规范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美容美发行业朝着互联网+的创新方向发展,美容美发行业将长期向好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较多,美容行业无序状态问题严重,监管加强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缓慢增长,中国占比第二
化妆品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美丽的需求而兴起的。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复合增速仅25%,其中2015年负增长713%,至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4996亿美元。
2、中国化妆品行业景气度高,体量大且增速快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超过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并保持全球最高增速发展。
3、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
美国虽拥有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但其人均消费只排在第七位,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仅消费50美元,仅是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11%、16%、17%和18%。
4、疫情后恢复迅猛,中国化妆品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受疫情影响,Euromonitor预计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078亿元,同比增长63%,2021年增速提升,此后恢复10-11%的增长。据此,前瞻预计到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9000亿元。
5、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巨大
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高达4777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高于全球。
中国美妆行业景气度高
受益于美妆人群扩容及消费升级等,我国美妆行业高景气度积极向好。2012-2019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接近3千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方面,2020年1-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达到19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
注:2013年零售额增速为2125%。
国产品牌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
近年来,我国本土新锐彩妆品牌逐渐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半亩花田等国产彩妆品牌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2020年3月,美妆人群关注度TOP100品牌中,国产品牌关注度最高,达到37%。
此外,美妆人群品牌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其中完美日记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占比达到163%。
注:关注度指在统计周期内,关注某品牌的用户数占关注该品类所有品牌用户数的比例。
移动APP成美妆购买重要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APP已经成为了我国众多美妆人群购买美妆的重要途径,覆盖了社群电商、导购分享、跨境电商等,代表性APP有微店、得物(毒)和识货等。2020年3月,微店成为了我国美妆人群购买美妆最为活跃的移动APP,活跃渗透率TGI达到258。
注:已经筛选活跃渗透率大于1%的APP;活跃渗透率=美妆人群在某APP上的渗透率/整体移动网民在改APP上的渗透率100。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36亿元。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敏感肌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36亿元,增速为32%;彩妆行业市场规模为552亿元,增速为27%;抗衰行业市场规模为575亿元,增速为22%;护肤行业市场规模为2444亿元,增速为15%。
以上就是关于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未来护肤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美容行业发展趋势(美容美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怎么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