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不能和鸡蛋、生桃仁、白果、枇杷仁、苦杏仁同吃。而且木薯一次摄入量不能过多,更不能食用生木薯,也不能服用木薯煮的汤。
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是食品和工业淀粉的良好来源。不过,木薯的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而且新鲜块根毒性较大,其有毒物质是亚麻仁苦苷。
如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及其汤,都会中毒。这是由于亚麻仁苦苷与共存于木薯中的亚麻仁苦苷酶或经胃酸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所致,食用150~300g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扩展资料:
木薯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在已经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也有引种。
从世界范围来看,仅2013年,世界的木薯产量就有2.56亿吨,是年产超亿吨的三大薯类作物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
木薯全身都是宝,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茎秆及叶部分含有黄酮类、酚类、糖、香豆素、植物甾醇、三萜类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
同时,木薯叶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物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旱地粮食作物。据FAO统计,世界上65%的木薯是用于口粮来直接消费的,主要消费国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避免木薯中毒方法
第一,绝对不能生吃木薯。一定要去皮蒸煮,因为木薯皮具有高毒性;
第二,不要空腹食用木薯,不要喝煮木薯的水,也不要吃太多,毕竟木薯哪怕经过处理过后仍有微量毒素存在;
第三,不要用铜锅煮食,因为木薯中的物质和铜容易形成氰化铜沉淀,沉淀过多时会分解,而分解产生的铜化物和氰化物均是有毒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木薯有毒,喝奶茶能不能加珍珠?
吃木薯的五大禁
吃木薯的五大禁,木薯可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和日常生理活动的物质需求,为人体供能。然而,并没有一种食物堪称“完美”,木薯并不适宜所有人群。以下分享吃木薯的五大禁。
吃木薯的五大禁1木薯的淀粉含量高、热量高,热量主要来自于蔗糖和淀粉糖。一般情况下,吃木薯的禁忌包括忌食高蛋白食物、忌食苦杏仁、忌食高纤维素食物、脾胃虚寒者不要多吃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忌食高蛋白食物:木薯含有一定的毒素,经过浸泡、烹饪等处理后,仍会有少量的毒素残留,但这些毒素则需要肝脏进行解毒,而高蛋白食物不容易被消化,同样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若木薯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增加木薯中毒的几率,所以建议不要一起吃。
2、忌食苦杏仁:苦杏仁可以吃,但也含有一定的毒素,木薯本身也有轻微的毒性,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不要一起吃,否则可能会因为毒素的混合而增强毒性,容易出现中毒反应。
3、忌食高纤维素食物:木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不容易被消化,高纤维素食物同样也不容易被消化,若木薯和高纤维素食物一起吃,可能会引起消化道不适,不利于身体健康。
5、木薯忌与柿子同吃,同时食用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溃疡。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再加热煮熟,即可食用。
4、脾胃虚寒者不要多吃:木薯性寒,脾胃虚寒者吃木薯会刺激肠胃,引起肠胃消化不良,导致身体不适。
吃木薯的五大禁2吃木薯的禁忌不能吃什么
1、在食用木薯时时不可以将它与柿子放在一块吃的,因为两者是相克的食物,若是同时吃的话,会产生肠胃出血,严重的话会有胃溃疡的症状。
2、对于孕妇与婴幼儿来说,最好是不要食用木薯,由于木薯是具有一定的毒,而且新鲜的木薯的毒性会比较的大。
3、我们在食用木薯的时候,不能一次吃太多,不然会引起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4、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是不适合食用木薯的,由于肠胃敏感的人无法将一些微量的毒素消灭,从而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
5、木薯不能与鸡蛋、白果、苦杏仁等一起食用。
扩展资料:
1、消化性溃疡
患消化性溃疡者饮食当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而木薯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粗纤维成分,消化性溃疡者食用不仅不利于消化,其中的粗纤维还可能会刺激溃疡面,导致溃疡疼痛,甚至破裂出血,所以建议有消化性溃疡者最好少吃或不吃木薯。
2、孕妇
木薯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均有毒性,以新鲜块根毒性较大,其中的致命毒素就是亚麻仁苦苷,虽然这类物质可以通过去皮、浸泡、煮熟等方式去除,但是关于木薯中毒的报道仍有很多,而孕妇体质特殊,为了避免引起中毒反应,影响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建议孕妇最好不要食用木薯。
3、婴幼儿
木薯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均有毒性,以新鲜块根毒性较大,其中的致命毒素就是亚麻仁苦苷,虽然这类物质可以通过去皮、浸泡、煮熟等方式去除,但是关于木薯中毒的报道仍有很多,而孕妇体质特殊,为了避免引起中毒反应,影响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建议孕妇最好不要食用木薯。
4、易过敏体质者
木薯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其中含有一些易致敏成分,大部分的人群对其都不过敏,但是有一小部分易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木薯后会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如:长红疹、皮肤瘙痒、红肿、头晕、腹泻等,所以易过敏体质的人群建议慎吃木薯。
吃木薯的五大禁3关于木薯的饮食禁忌
了解木薯的人大多知道,追根溯源,它是原产于南美热带亚马逊河流沿岸的大戟科植物块根,这种生物学分类意味着同大部分大戟科植物一样,它的根、茎、叶中均含有氰基苷。
氰基苷在木薯酶的催化作用下会水解成氢氰酸,这种有机甘类化合物在未经处理的食用过后会引发人体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反胃、头痛晕眩等症状,其中毒机制与苦杏仁中毒类似,病情恶化迅速严重,简而言之,木薯的首要饮食禁忌是因为它有毒,甚至可以说毒性不小。
然而有毒的食物很多,在有毒的前提下还可以继续为人类所食用则证明我们的祖先已经用智慧找到了处理木薯毒性的有效方法。农耕经验在科学原理尚未得到验证时显得意义非凡:人们发现,木薯所含的氰基苷可溶于水,经过煮熟的.手段,就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木薯脱毒。
原始民族还会用摩擦去皮、压榨等物理手段在加热前进行木薯的毒性解除,日常接触到的木薯制品多是经深加工过的木薯粉为原料制成,其毒性已不构成生命安全的威胁。
另外,我国从光绪初年引入木薯时就致力于为木薯脱毒,在农耕学家和劳动人们不懈努力下选育出无毒的木薯新品种,到了解放前,广东地区的木薯试验田中已经有了无毒木薯,在得到稳定的无毒基因后已经推广。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加工就食用的话还要注意蒸熟,目前市场上木薯品种繁多,混杂后可能会接触到有毒木薯!
因此,除了木薯薯片、芋圆点心等木薯加工品外,在食用新鲜木薯时要注意先去皮,洗净后清水浸泡,等氰基苷大量溶解后再蒸至完全熟透即可放心食用;煮后的木薯由于淀粉及部分营养素结构发生变性,非常容易变质,因此要注意尽快食用完毕,不可久置,不然依旧会造成腹痛、腹泻等严重后果。
木薯禁忌与柿子同吃。柿子里的鞣酸和木薯的黏性淀粉在胃肠道环境中反应会造成严重的肠胃出血以及胃溃疡,对消化系统及菌群平衡的破坏程度很大,极不利于身体健康。
关于木薯的禁忌人群
没有绝对的安全食物,同样,木薯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或者说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副作用。
木薯淀粉含量非常高,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消化过程较为复杂耗时的支链淀粉,这对于需要平稳餐后血糖、控制胰岛素水平变化的血糖患者来说极为适宜,但对于需要快速补充糖分、转化为葡萄糖为机体供能的低血糖或是饥饿人群来说,木薯的特性就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意味了,故而需要快碳补充能量的人群,还是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或直接摄入单糖效果更好。
另外木薯中还含有不少无法消化的粗纤维,在本身就很考验消化能力的大量支链淀粉环境中更给消化系统增添了不少的负担。因此有消化道问题如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就不要大量食用木薯了,它会导致消化系统的“罢工”。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平常肠胃健康人士在偶尔吃撑积食的情况下,可少量服用木薯粥,其中的黏性物质和纤维素可以增加肠胃蠕动,加速消化进程,减轻胃胀的不适感。
木薯也不适宜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常食用。木薯作为干物质中淀粉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比例的食物,在营养素上的表现十分不平衡。它的蛋白质每百克仅有2.1克,脂肪更是不足0.5克,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的同时,维生素A和其他维生素含量都不容乐观。
木薯含有较高的钾离子和镁离子,多食用很容易破坏体液中的钠钾平衡,造成细胞渗透压异常,严重情况下还有发生低血压症状的风险;而其中的钙离子则较为稀缺,不能满足人体从主食中摄取该元素的要求,对于骨骼发育需求迫切的成长期儿童来说,钙元素的缺失会导致骨骼生长的滞缓,实为一大缺陷。
肥胖超重人群也应该适当减少木薯的摄入,用其他低卡路里高纤维主食代替。单位质量的木薯含有的热量达到一百六十多大卡,是同等质量的马铃薯两倍有余,而其中主要营养素都是会转化为单糖的淀粉类,缺少蛋白质。
故而,非常不利于这类人群在减脂期食用,并且由于它的淀粉性质会造成饱腹感延后,也就是说在吃够热量的情况下,大脑中的神经系统仍然得不到实时的饱腹感信号,意味着食用木薯很容易吃多吃超标。
最后,需要注意食用木薯的禁忌人群则是非常敏感的孕妇。女性在妊娠期中体质会有不小的改变,由于这个时期的特殊性,造成忌口食物非常多,木薯则是其中之一。
虽然现在木薯的毒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控制,但是仍然有遗漏的情况发生,孕妇的营养、妊娠血压、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功能都需要格外关注,因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尽量避免木薯的摄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木薯加工制品在营养学界也褒贬不一,如木薯切片后油炸成木薯片,优化了香脆口感的同时增加了卡路里密度,成为了并不健康的空热量食物;而木薯粉制成的糕点也由于制作工艺的干涉改变了其淀粉性质,变成了容易升糖、刺激胰岛素的高GI食物,使得原本适宜食用木薯的人群也需要禁忌起来。
木薯,作为几千年前就展开食用历史的植物,一直到现今仍然在人类餐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意义是深远而非凡的。但就像所有事物一样,它也具有两面性,在丰富食物构成的同时,也有其作为单一食物的局限性和禁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