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
干槽症诊断要点:
1.拔牙3~4天后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疼痛持续可长达十余日。
2.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如用棉球蘸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
3.拔牙窝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
4.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问题分析:
干槽症为拔牙后常见的疼痛严重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下颌阻生智牙拨除后。主要症状为拔牙2-3天后有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头顶部放散,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有强烈腐臭味。
意见建议:
建议消除紧张,你的情况牙齿仅仅拔牙创空虚,并无腐臭及剧烈疼痛,应该不是干槽症的症状。近期避免食物嵌塞,多能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