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胆片成分有龙胆草、金钱草、虎杖、猪苦胆。具有清利肝胆湿热、通经活血、增加胆汁分泌、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向胆管的逆行感染。主治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服法:口服,每次6-10片,一日3次。须连服3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2)乌金治胆片成分有乌梅、大黄、枳壳、姜黄等。作用是清泄肝热、利肝排石、理气止痛。主治:胆石症,胆道感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服法:每次4片,一日3次。6-8周为一疗程。
3)利胆片作用是消炎利胆。主治:急、慢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服法:每次6-10片,一日3次。
4)消炎利胆片作用是消炎、利胆。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
5)胆乐胶囊 成分有胆酸、金钱草、郁金、山楂、陈皮。作用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主治:湿热蕴结,肝胆管结石,胆囊炎引起的右上腹疼痛不适,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服法:每次4-6,粒,一日3次。
6)胆盖宁 成分有猪胆汁、梅根。作用是清化湿热,利胆排石,消炎止痛。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囊和胆管结石,并可用于胆道结石复发的预防。胆囊炎服2周为一疗程,胆石症连用2-3个月为一疗程。
7)胆石通胶囊(胆通)作用是利胆排石,清热消炎。主治:胆石症,胆囊炎,胆道感染。孕妇忌服。
8)胆宁片 作用是消炎,利胆,止痛。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所致的胆绞痛。服法:每次2~3片,一日3次。
9)胆胃通降片作用是利胆止痛,和胃止呕。用于胆囊炎引起的胃痛,或胆汁返流性胃炎;呕吐、便秘等。
10)烂积丸 成分有大黄、牵牛子、枳实、陈皮、青皮、槟榔、山楂、三棱、莪术。作用是消炎止痛,利胆导滞。用于急性胆囊炎,蛔虫病。服法:每次6克,空腹温开水送服,一日2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的1/2量。
【常用中医名方】
1.金钱草柴胡汤
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症加减。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2.柴胡百合汤
柴胡、百合、郁金、丹金各15克,川楝子、黄芩各10克,金钱草30克,乌药13克。每日1剂,水煎服。具有疏肝、清胃、活血之功效。主治慢性胆囊炎。适用于肝郁气滞,中焦湿热之患者。若胸背痛甚者,加瓜蒌壳、薤白各15克;暖气频者,加陈皮、广木香各10克;泛酸者,加乌贼骨10克;若有黄疸者,加茵陈20克。
3.利湿消肿汤
茵陈、金银花各60克,蒲公英、连翘各40克,赤芍30克,柴胡、鸡内金、黄芩、大黄、姜半夏、生甘草各10克,猪胆汁2毫升。每日l剂,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急性胆囊炎。
4.金钱草赤芍汤
金钱草15克,赤芍15克,薏苡仁15克,茵陈15克,大黄12克,白术12克,川楝子12克,柴胡9克,蒲黄9克,五灵脂9克,黄芩9克,枳壳9克,鸡内金9克,青皮9克,木香6克(后下),元明粉6克(另冲),胆草6克。每日l剂,分2次服。具有疏肝气、去湿热之功效。主治急性胆囊炎。证见右上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放射,伴口苦咽干、纳呆,或有不同程度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或见黄疸。
【常用民间偏方】
(1)茉莉花5克,白砂糖10克,水煎沸去渣饮水。
(2)合欢花干品l0克(鲜品20克),碗中加水浸泡鲜猪肝150克(切片),加食盐少许入合欢花,隔水蒸熟做菜。
(3)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50—100克,同煮为稀粥。每日1次。
【营养饮食疗法】
1.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全,防止细胞脱落。含维生素A的食品很多,如西红柿、胡萝卜、玉米、鱼肝油等。特别是胡萝卜,既能利胆又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
2.饮食原则
急性胆囊炎:禁食,静脉输液维持营养。疼痛减轻时给低脂、低胆固醇、高糖流食。
慢性胆囊炎:应选用低脂、低胆固醇半流食。全日脂肪限量在20~30克,并将脂肪分散在各餐中,不可集中于一餐。食物以炖、烩、蒸、煮为主,忌用油煎、油炸食物。
3.控制高脂肪饮食
胆道疾病的发作常发生在饱餐(尤其是油腻食物)后的晚上或清晨,这是因为消化脂肪需要大量的胆汁,而患本病者由于胆囊的炎症及胆结石的存在,在胆囊急速收缩时会产生疼痛,如遇结石梗阻,则绞痛更为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患者在过食脂肪后,会出现隐痛,并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嗳气、腹胀、厌食油腻等症。故患本病者每日脂肪量应限制在40~50克之问,应禁食肥肉、猪油、黄油、奶油等,最好用植物油。
4.药膳
(1)蒲公英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炎、胆囊炎等炎症。注意虚寒泄泻者忌用。
(2)茅根公英粥:白茅根、蒲公英各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先煎白茅根、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任意服食。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胆囊炎等。
(3)玉米须茶: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30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功效泄热,利尿杀菌,利胆平肝。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炎水肿等。饮用玉米须茶时,根据民间经验禁用下列食物:酒、糯米、鱼卵、干鱼子、肥肉及辛辣料等。
【特色疗法】
1.敷脐法
连翘、龙胆草、杞子各15克,清阳膏l贴。以上3昧药混合共研细末,贮瓶密封备用。取药末l0克,以水调和成膏状,涂于患者脐孔内,外用清阳膏封固,每2天换药1次。
2.香附酒
香附根60克,白酒250毫升。以酒、温开水各半浸香附根4天,去渣后频频饮服。主治胆囊炎、胆石症之胁痛。
3.醋鸡蛋
食醋1000克,紫草、木香、郁金各30克,黄芪、鸡内金各60克,鲜鸡蛋15个,共装入有盖的玻璃瓶中密封,15天后可服用,分15天服完,为1个疗程。
【专家提醒】
(1)本病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类似于“胃病”而被误诊、延误治疗,故应仔细鉴别。
(2)患者常以为有病就该用补药。其实,本病更为多见的是肝郁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切不可肓目进补。
(3)有些患者,担忧发病而减少活动,饱餐后坐卧少动,反使胆汁排泄不畅而增加疼痛。
(4)引起慢性胆囊炎的原因不一,所以不可简单处理,而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方能事半功倍。
(5)慢性胆囊炎伴反复多次严重急性感染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缓解期可在家中调养。
胆石利通片,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利胆排石。用于胆石病气滞型。胆石通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