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营养神经类药物对身体有哪些副作用?

宝宝妈妈2023-09-03  40

营养神经的药物有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营养神经药物有许多种,不同药物副作用也不一样,常用的营养神经药物有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鼠神经生长因子、胞二磷胆碱等。甲钴胺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12,副作用主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依帕司他属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转氨酶增高、肌酐增高,部分患者口服后,可能还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硫辛酸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鼠神经生长因子个别患者应用后,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尽管每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也不可以因噎废食,需要根据病情酌情选择。

超量服用鱼肝油而引起维生素A中毒。

鱼肝油中毒有以下常见表现:

颅内高压征:表现为头痛、呕吐、前囱隆起、骨缝裂开,酷似脑炎、脑膜炎。这是由维生素A作用于颅内脉络丛,使其分泌大量水分,一时来不及吸收,使颅内压力增高,压迫脑子,所以发生头痛、呕吐。

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手掌、足底脱皮,口角皲裂,还可有软组织压迫,但没有红热的现象。

肝脾肿大,有出血倾向。一碰皮肤即有淤斑,多见于慢性维生素A中毒病例。

臂痛、腿痛、骨胳疼痛、颈部、腰部骨样组织增生,表现为假性骨瘤。

毛发稀少、烦躁、易怒;发烧等。

一旦确定为鱼肝油中毒,应马上停服鱼肝油,以免维生素A继续吸收。急性中毒,停药两天,输液及对症处理,症状就会消失;慢性中毒者停药1—2周后,头痛、呕吐、前囱隆起等症状也会迅速消失;但此时血内维生素A仍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停药6个月左右,否则会复发。在此期间即使食用鲨鱼或比目鱼肝也可引起中毒,均应避免摄食。 一般市售浓缩剂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为5万单位,含维生素D5千单位,每毫升有30滴,那么每滴鱼肝油含维生素A的量为1670单位,维生素D为167单位,维生素A的生理需要量为2500—4000单位/每日,而维生素D的预防量是400—800单位/每日,相当于3—5滴鱼肝油。如果加大剂量服鱼肝油,维生素D尚在治疗量内,而维生素A已经过量。比如有人每天吃20滴鱼肝油,等于每天摄入维生素3.3万单位,日积月累就会引起中毒。

国外最新医学研究发现,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加重肝脏负担。成人一次剂量超过100万单位,就会导致急性中毒;不论成人或小儿,如每日连续服用10万单位,时间超过6个月,也会引起慢性中毒。

老年人服鱼肝油剂量切勿过大。一般说来,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服2周停药1周。平时多饮水,增加尿液排泄,防止钙质沉淀。患有尿路结石或体质虚弱的人,不宜服用鱼肝油,谨防加重结石症状或发生中毒。

其性苦,温。归肾、肝经。功能为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防范措施与禁忌

严格掌握适应证: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本草汇言》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皮肤及其附件损伤表现为皮疹、瘙痒。

2.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和呼吸困难。

如何看待中医中药?

我认为中医在治未病方面有绝对优势。在治疗疾病方面,着重对因治疗;西医是对症治疗。比如,胃下垂,西医没有办法,只能手术。中医诊断是中气下陷,通过补中益气等中草药治疗即可痊愈。中药材,现在都是种植的,在农药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上还需加强管理。总之,中医是不可或缺的促进健康治疗方式,也是我们的国粹。

辨证的看中医中药,不粉不黑,就像看待一个人一样,有优点,有缺点,不要觉得它无所不能,也不要觉得一无是处。对于很多疾病,中医药和临床医学并肩确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自己前行,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当然,那些扯着中医大旗行不义之事的也大有人在,但那不属于中医药范畴。退一步说,之所以他们扯着这面旗,说明这面旗有号召性,好使。

中医中有很多的“理念”,你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的生理活动必须与环境协调;比如“身心合一”强调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的协调。比如“整体观”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其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来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所致。

中医中药的某一些理论,确实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比如说中医认为的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等,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是宝贵的经验。

但中医中药的绝大多数理论,比如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黑豆补肾、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大米聪耳、蝙蝠屎明目等中药理论,再比如什么“肝藏血开窍于目”、“肾藏精滋养肝血”等中医诊断理论,都是中医在阴阳五行基础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2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