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声带小结该怎么治疗呢?

宝宝妈妈2023-09-01  69

声带小结又称结节性声带炎或歌者小结。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常可发病,因发声时随频率上升,声带张力逐渐增强,声带肌过度紧张而相互挤压、撞击引起。一般声带前中1/3交界处损害严重,因此处粘膜局限性水肿,增生,角化,间质纤维化而形成对称性针尖或粟米大小的结节。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声音嘶哑。早期发低音时无变化,发高音时则出现间歇性嘶哑声,音色改变,发声时易疲劳,以后逐渐加重,声嘶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

2.早期于声带前中1/3交界缘轻度水肿,并有粘液附着,有挂丝现象。约1个月后出现不对称淡红色点状水肿样突起。病程长者,发病约3个月后局限水肿呈纤维增生,形成对称性,表面光滑,白色突起如针尖或粟米大小结节,发音时两侧小结相贴而妨碍声带闭合。

二、中医学

声带小结因表现为发声困难或声音嘶哑,故属中医“声嘶”范畴。本病多因说话失度,过久过劳,伤气动火,致气血瘀滞,痰浊凝聚而成。

1.辨证依据: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咽喉不适,局部可见声带小结。

2.临床分型

(1)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咽喉不适,时感喉部有粘痰,咳之不出,查见小结多呈水肿状,质软,色微红而润,咽喉粘膜可有轻度充血,舌苔薄腻,脉平或见滑数者为水湿凝聚型。

(2)发音困难,声音嘶哑较甚,咽喉不适,查见小结色白质硬,苔薄,脉平或沉迟者为血淤痰结型。

治疗

一、现代医学

1.合理用嗓,节制发音,尤其是幼儿及妇女月经期和变声期。

2.早期声带水肿时应积极治疗,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超短波理疗,蒸气或超声雾化吸入,声带适当休息,可获得较满意效果。

3.小结已纤维化,除上述治疗外,用碘离子导入法、透明质酸酶导入或音频治疗,可获一定效果,但疗程较长,一般20-30天左右。

4.经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喉镜下借助手术显微镜准确地切除小结,手术不得损伤声带。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利水化痰,活血散结。

2.治疗方法

(1)水湿凝聚型:

①内治:用苡仁15g,防己10g,苍术12g,陈皮10g,当归10g,丹参15g,川贝母10g,法夏10g,茯苓15g,牡蛎15g,昆布12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②针灸治疗:针刺天突、天鼎、廉泉、丰隆、照海等穴。每日1次。

(2)血瘀痰结型;

①内治:红花12g,赤芍12g,当归15g,川贝母10g,海浮石15g,昆布12g,桔梗10g,花粉10g,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②针灸治疗:同上。

不同的声带息肉小结类型,吃的药也不同。如果想彻底根除,结合科学的海氏丹田发声训练双管齐下最有效果。

(1)肺脾气虚证:适合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合发声散:党参、白术、茯苓、苍术、生薏苡仁、陈皮、制半夏、诃子、全瓜蒌、僵蚕、生牡蛎、浙贝母、桔梗、甘草。

(2)痰湿结滞:适合用导痰汤加减。胆南星、制半夏、石菖蒲、茯苓、陈皮、泽泻、海浮石、白术、生薏苡仁、僵蚕、桔梗、白芥子、穿山甲、白蔻仁。

(3)肺经蕴热证:适合用黄芩汤合发声散加减:黄芩、桑白皮、连翘、栀子、赤芍、玄参、全瓜蒌、僵蚕、诃子、荸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1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