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糖尿病的三个指标?

宝宝妈妈2023-08-28  47

糖尿病可以通过下列三项指标判断:1.空腹八小时以上血糖值一直大于>7.0mmol/L。2.服用75g葡萄糖之后血糖值大于11.1mmol/L。3.糖化血色素值如果超过6.5%即可直接判定为糖尿病。

不少糖友都咨询过上述问题,其实糖尿病好坏,病情轻或重。糖尿病的安全线,要看好这五个关键指标。

一、看血糖指标

看血糖,要结合4项指标,分别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配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①空腹血糖

它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次日早上6点到8点监测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持续高,说明糖尿病人基础胰岛功能不好。

②餐后血糖

它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的血糖值,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以及饮食、用药是否合理。如果餐后血糖降不下来,说明糖尿病人胰岛功能储备能力在下降。

③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糖化指标越高,代表问题越大。

④配对血糖

它是指同一天,同一餐的餐前及餐后血糖,每天三顿饭的三组配对血糖,反映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波动过大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二、看胰岛功能

当确诊糖尿病时,胰岛功能往往只剩下30%-50%。胰岛功能的好坏,与血糖高低、病程进展息息相关。

胰岛功能好,用药少,血糖平稳。胰岛功能差,用药多,甚至打胰岛素,血糖居高不下、波动大,并发症随之而来。要知道胰岛功能好坏,离不开这两个检查。

第一,胰岛素释放试验

即是测你的胰岛细胞,在空腹状态和吃东西状态下,通常是测吃馒头餐或者喝葡萄糖水,能分泌多少胰岛素。

第二,C肽素释放试验

在体内,每分泌一个胰岛素就会同时释放一个C肽。通过测C肽释放量可得胰岛素分泌量,对于打胰岛素的糖友,测C肽不受外源性注射胰岛素的干扰。胰岛素释放、C肽过高或过低都代表着胰岛功能分泌存在问题。保护好胰岛功能,可以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药物、远离并发症。

三、看用药

单吃一种药就能把血糖控制达标和吃着三种药,甚至打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才能勉强控制住血糖,这两者病情严重程度肯定是不一样。有的糖友发现血糖高了,从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味靠加药来强行降糖。有的糖尿病人2年就吃着别人20年才吃的药。试想一下,这种靠透支胰岛功能肝肾功能换来的血糖平稳能代表病情好坏吗?

四、看血压、血脂、体重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血糖高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很多糖友兼有血压高、血脂高、肥胖,这些因素同样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五、看并发症

有早期并发症症状或已确诊并发症的糖友,病情基本都属于严重。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当然,糖尿病的病情轻重,是就现阶段情况相对而言的。轻和重两者可以相互改变,病情轻的糖友如果不注重改善就会由轻变重。同样,病情重的糖尿病人通过科学的治疗,也能得到改善。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有一些检查指标,比如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这两个指标都提示血糖是否处于平稳的状态,对于糖尿病病人至关重要,一般空腹血糖的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还有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一般监测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也就是最近2-3个月血糖是否平稳。还有个指标就是体重指数,提示肥胖的程度如何,如果腰围过粗,也提示这个人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再就是血压,血压作为糖尿病病人是并发症之一,很多人糖尿病一直都伴有着高血压,也是后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再有就是血液的检查,比如肝功、肾功检查。

正常空腹血糖是3.9--6.1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小于7.8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血糖异常,考虑糖尿病。需要进行两次以上的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尿液分析以及医生检查来确诊。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采取口服药物配合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锻炼,定期监测血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0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