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吸收形式主要是

宝宝妈妈2023-08-25  64

蛋白质的吸收形式主要是氨基酸。

构成机体和修复组织:人体的神经、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甚至指甲头发都含有但板子。

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

酶和激素的主要原料:机体新陈代谢是通过无数中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的进行都通过各种酶来催化。酶是蛋白质,参与机体内环境的各项生命活动。

蛋白质(外文名:protein)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个或多个由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链条组成。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上段经各种酶及胆汁酸盐的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等。脂类的吸收有两种:中链、短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乳化后即可吸收,经由门静脉入血;长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乳糜微粒,最后经由淋巴入血。

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多元醇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

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

脂肪吸收后代谢的生化过程

主要分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血浆脂蛋白四类脂类物质的代谢,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饮食营养、体内生化酶活性等复杂而精密的调控,转变成身体各种精细生化反应所需要的物质成分。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脂肪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酸被大量动用,生成乙酰CoA氧化供能,并产生大量酮体。

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而酮体溶于水,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严重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脂肪酸转化生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致酮症酸中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脂肪代谢、百度百科-糖代谢、百度百科-蛋白质

蛋白质先进入胃由胃蛋白酶破坏其结构变为肽链。之后进入肠道由肠肽酶分解为氨基酸,由小肠上皮细胞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循环,进一步被身体利用主要是重新合成蛋白质,脱氨基参加呼吸作用或者合成脂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8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