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哪些穴位可以辅助降血糖

宝宝妈妈2023-08-16  45

我们人体的穴位是非常多的,当然了,不同的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作用也是大不相同的,并且有些穴位还有着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哦,很多的朋友们出现了高血糖的症状了,那么哪些穴位可以辅助降血糖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1、降糖穴

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降糖穴从中医角度讲具有理气,益气,活血,却瘀之功效。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左右交替。临床多以平衡针灸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综合治疗糖尿病。要求合理调节饮食,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此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康复治疗。

2、胰俞穴

胰俞穴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合3公分厘米),即肩胛骨下约两指的地方。此穴是一个“经外奇穴”,经常点按有利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能够有效防治糖尿病。

3、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手腕处的阳池穴是三焦经的穴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阳池穴与人体的元气关系密切,经常点按有利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对消渴病有很好疗效,并可以振奋元阳。

4、然谷穴

然谷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那么对于帮助我们降血糖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哦。

5、京门穴

京门穴又名气俞,位于第十二肋游离间处。端坐或俯卧时,触摸背部两侧肋骨下方,必会发现靠近腰部处,有一短骨先端未与其它骨骼连接,京门即位于此第十二肋骨下侧。沿最下部肋骨找出其末端,约在身前腹侧,腰部的略上方,有一个骨凹处,便是京门穴的位置。我们可以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个按摩十分钟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辅助降血糖哦。

6、地机穴

地机穴位于膝盖侧后方,膝盖后方横纹往下五指幅,靠脚内侧胫骨后,在小腿内侧膝盖皱折处向下9厘米,胫骨与腓骨中间,并且我们稍微用劲按揉就会感到痛的。

哪些穴位可以降血糖呢?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 对于辅助降血糖的穴位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按揉这些穴位来辅助降血糖的哦,当然,我们也了解了正确的按揉这些穴位的方法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糖尿病的问题,不过,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糖尿病,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事实上,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就会导致各种问题,比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

在中医的理论中,按摩穴位是可以控制血糖的,主要可以通过按摩以下几种穴位:

第一个穴位是关元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保持站立的姿势,双手叠压,放在关元穴上,顺时针按揉三十次左右,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次左右,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高血糖的状况。

第二个穴位是涌泉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用两手交叉搓揉足底的涌泉穴,一般来说,每天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个穴位是足三里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揉捏足三里穴,每天大概两三百次即可。

第四个穴位是神阙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我们平躺在床上,然后把手放在自己的肚脐上,顺时针揉大概200下,然后再逆时针揉,也是同样的次数。

第五个穴位是三阴交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我们先用右手拇指按住身体左侧的三阴交穴,手指向下压之后再放开为1次,连续按压50~100次,然后再用左手拇指进行相同的操作,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第六个穴位是消渴穴。基本的按摩方法是,我们平时有空的时候,就可以揉,每次只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

很多糖友,还在为整天吃药、打胰岛素而恐慌!其实,人体自带降糖穴,在家揉一揉就能控糖、预防并发症……

一、降血糖——然谷穴

【位置】然谷穴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学称之为舟骨粗隆,舟骨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功效主治】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具有助消化,化血糖。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咯血,咽喉肿痛消渴;小儿脐风,口噤不开;下肢痿痹,足跗痛。

二、提高胰脏功能——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在脊椎的两侧,系上皮带时,皮带正好在左右的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最高之处。这条线,正好经过第四腰椎的骨凸。从此,往上第四个凸块即是第十二胸椎骨,往上第五个凸块则是第十一胸椎骨。脾俞穴则位于这两个凸块中央,往左右二指宽之处。

【功效主治】此穴与肾脏相通,具有疏经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还可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以及背痛症状。

三、补肾气——气海穴

【功效主治】 气海穴偏于补肾气、精元之气,糖尿病患者的肾通常不太好,可以用气海穴来治疗。

四、缓解烦渴——鱼际穴

【功效主治】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应注重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五、控制食欲—内庭穴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功效主治】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应注重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牙、胃火牙痛等。

六、缓解尿多—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功效主治】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这时应注重滋阴固肾,按摩关元。关元穴是任脉起始穴,也是至阴的穴位,将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七、泻热利湿——意舍穴

【位置】意舍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效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等。

不过,对于糖友来说,还是应该穴位按摩与西药配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穴位。

因为穴位降糖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有全身性的调节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状态、根本病因的调整有益,但相比西药来说,摁揉穴位降糖的速度较慢、降糖能力较弱。

而且,穴位降糖是一种配合西医治疗手段,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一种自我治疗的生活习惯。

八、除脾湿——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属性】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阴陵泉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穴10分钟,就可以除脾湿。

【功效主治】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九、健脾利尿——漏谷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于足太阳脾经的穴位。

【功效主治】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5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