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骨生长的主要因素

宝宝妈妈2023-08-15  42

⑴遗传:一个民族或家族的成员,其身高相近。如白种人普遍较黄种人身材高大。一个家族中,如果父母身材高大,子女往往较高。这可以说是先天因素,亦即与遗传有关。

⑵环境:即后天因素,在骨骼生长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①营养因素,如食物中钙、磷的比例合理,有助于长高。

②疾病能影响骨骼的发育。如垂体疾病,其合成的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身高。性激素促使骨骼发育,如过早产生大量性激素(性早熟),则少年时期个子长得快,而发育成熟之后反而比同年龄的人矮。

③情绪波动,睡眠减少,生活不规律,均可影响全身发育和内分泌器官的机能而导致身体发育异常。

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长高。有人统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较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

骨骼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人体骨量有着不同的差异。根据骨量的生理变化规律:大体可分为:1、增长期 此期从孕期到骨骼骺板的愈合,约为20岁前,其中7~8岁及13 ~14岁(女性) 、15 ~16岁(男性)为两个快速骨量增长期;2、缓慢增长期 此期是骨骼骺板的愈合以后,约为20 ~30岁;3、相对稳定期约为30 ~40岁;4、丢失前期 达到峰值骨量数年后,随年龄的增长,骨量的流失开始;5、快速丢失期;6、缓慢丢失期。影响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营养因素(钙、镁、锌、锰、维生素等)、运动、不良生活方式等3、代谢性疾病

激素是由人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可作用于某些组织、器官或细胞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与骨骼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大体上有下面几种。

(1)性激素。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两大类,主要由卵巢和睾丸分泌,但身体的其他组织也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性激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成骨细胞的作用,有利于骨的形成;同时性激素还可对抗其他激素对骨的作用,使骨的形成过程得以加强。性激素的失调是骨骼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2)甲状腺素。它由甲状腺分泌,可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尿中钙的排出量,与生长激素共同完成促进骨骼的生长和成熟过程。

(3)甲状旁腺素。它由甲状旁腺分泌,可促进骨骼中的钙进入血液,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维持骨形成和骨分解的动态平衡。

(4)生长激素。它由脑垂体分泌,可促进骨骼生成,使骨骼变长、变粗,但无法使骨组织成熟,只有在甲状腺素的协调下,才能完成使骨骼成熟的过程。

(5)降钙素。由甲状腺中的滤泡旁细胞分泌,可减少骨骼的分解,促进骨的形成,降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使血中的钙向骨骼中沉积。

(6)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可分泌多种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对骨骼代谢系统有很大作用。它可以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和转换过程,使骨骼对钙、磷吸收不良,并可抑制骨骼对钙、磷的重吸收,使钙从尿中大量流失,还可抑制骨的形成过程等。

(7)活性维生素D3。活性维生素D3是由维生素D分别在肝脏和肾脏经过2次羟化而生成的。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而活性维生素D3则被认为是一种激素,它对钙吸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47052.html